宜昌市秭归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投资与交通投资堪称2008年秭归固定资产投资的两大亮点。工业施工项目74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4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3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11个。2008年工业项目新开工46个,竣工投产项目43个,竣工投产项目占工业施工项目总数的58.1%。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890万元,增长120.78%,其中当年完成投资78164万元,增长105.2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8.68%。投资6个亿的华新水泥项目开工建设,观音堂电站建成并蓄水,新百丽、中天晟通讯配件等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AB三期、金迪佛铝塑板、鹏程焊接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县交通领域建设项目43个,交通领域投资34675万元,其中三峡翻坝公路投资10755万元。烟白公路完成路基工程,夹石冲大桥桥拱合成,宜巴省道文大段路基改造全面结束。全年完成通乡油路路基25公里、农村水泥路硬化180公里。七里峡等4个渡口、梅家河五级客运站建设完工。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随着“万村千乡工程”的稳步推进,全县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851万元,比上年增长24.6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零售额25110万元,增长25.02%;零售业零售额83125万元,增长26.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631万元,增长24.2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606万元,增长23.7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3245万元,增长25.29%。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参加并充分利用了第三届中博会、深圳工业园奠基、宜昌国际旅游节投资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引进了光电耦合器制造、船舶修造、铝塑板、铁矿开发等14个项目,协议投资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3122万元,比上年增长55.22%;利用外资3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8%。争取对口支援无偿援助资金3755万元。外贸出口企业新增5家,达到15家。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96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9.2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6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54公里。民用汽车7566辆,其中载客汽车2812辆。全社会货物运输量442万吨,其中公路316万吨;全社会客运总量750万人,其中公路708万人。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813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11138万吨;全社会客运周转量25880万人公里,其中公路17480万人公里。港口物流快速发展,物流半径迅速增大,西达四川、重庆,东至“长三角”,南抵“珠三角”。全年进出口滚装船9632艘、滚装车21万辆,货物吞吐量达到125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975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收入960万元,电信业务总收入8797万元。新建移动基站8个、联通基站20个,开通电信宽带节点15个,通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7288户,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19.91部;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31000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95.59部。 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华中旅游博览会、“奥运在北京,旅游到宜昌”旅游产品推介会,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全县共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480万元。九畹溪景区文化品位大大提升,基本实现了由“季节游”向“四季游”转变。链子崖景区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正着力进军三峡长线旅游市场。秭归地标景区——凤凰山景区屈原祠仿古新建工程主体框架完工,迎和门、景贤门复建全面竣工,绿化工程基本结束,古民居室内陈列布展、水电管网设施铺装等基础配套工程扎实推进。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完成地域性财政收入41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94%,其中各项税收22700万元,增长34.8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2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42%,其中各项税收10085万元,增长37.87%。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到66108万元,比上年增长35.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987万元,增长21.88%;农林水事务支出9756万元,增长52.49%;教育支出15122万元,增长34.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47万元,增长39.52%;医疗卫生支出5327万元,增长55.85%。 截至年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72968万元,较年初增加98019万元,增长35.65%,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15867万元,较年初增加47025万元,增长27.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0481万元,较年初增加15162万元,增长23.21%。信用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全省最佳金融县。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89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中14所,小学57所,幼儿园1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学校1所。全县2008年初在校学生数43271人,其中高中5332人,初中10728人,小学16055人,职教中心7068人,幼儿园及学前班4068人,特殊学校20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960人,其中高中331人,职教中心285人,初中964人,小学1337人,幼儿园4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3.27%,初中96.27%,高中97.28%。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59%,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9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县职教中心跻身省级示范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51.8%,比上年提高7.53个百分点,文科考生首次叩开北大校门。 申请专利3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2项。加强了地震科普工作,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行了第五届秭归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秭归花鼓舞进入北京奥运会“鸟巢”演出,文化共享工程被国家文化部表彰为全国示范工程。成功举办了县城东迁十周年庆典活动,激发了全县人民热爱秭归、建设家乡的热情。 有线电视网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茅坪城区开通了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率达到93.28%,电视覆盖率达到97.51%。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46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疾病预防控治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51张,其中医院240张,卫生院611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21张。卫生技术人员10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82人,注册护士28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5人,其中每千人拥有医生1.25人。新建了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和杨林桥镇中心卫生院医技楼,改扩建了泄滩乡、周坪乡、屈原镇卫生院,186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市级甲级村卫生室创建标准。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得到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荣获省级示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