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秭归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建设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全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7个居委会、186个村、1150个村民小组。在186个村中,通汽车的村186个,通电的村186个,通电话的村186个。 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696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391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97932万元,增长29.6%;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59万元,增长13.1%。从三次产业的构成上看,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22.69:23.80:53.51变化为2008年的22.56 :26.49:50.95。人均GDP达到9858元,比上年增加1987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了6.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了8.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了16.1%。 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以钱养事”新机制逐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财政金融改革继续深化,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改革有条不紊。实施了邮政体制改革,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继续推进了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 二、农业农村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8558万元,比上年增长25.82%,其中农业产值82204万元,增长19.14%;林业产值3528万元,增长59.44%;牧业产值50270万元,增长35.83%;渔业产值1704万元,增长43.9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25千公顷,其中粮食面积21.6千公顷,油料面积7.09千公顷,烤烟面积1.64千公顷,蔬菜面积12.69千公顷。年末果园面积12.78千公顷,其中柑桔园面积12.38千公顷;年末茶园面积3.1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92875吨,比上年(下同)增长2.28%;油料产量12695吨,增长9.52%,其中油菜籽10005吨,增长13.45%;烤烟产量3219吨,增长70.32%;柑桔产量144255吨,下降6.45%,其中脐橙产量128559吨,下降7.31%;茶叶产量1575吨,增长0.25%;蔬菜产量216732吨,增长12.26%。 全年牲猪出栏39.53万头,增长7.10%;羊出栏44656只,下降0.02%;家禽出笼42.35万只,增长11.59%。畜禽肉产量34476.5吨,增长11.42%,其中猪肉产量32648吨,增长13.4%。全年水产品产量1097吨,下降30.04%。 全年农村用电量4463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1711吨,农药使用量606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56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758吨,有效灌溉面积5.59千公顷。 当年造林面积1333公顷,零星植树170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667公顷。板栗产量2887吨,增长7.32%;核桃产量132吨,下降49.43%。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工作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先进县。 “低山柑桔、中山茶叶和干果、高山烤烟和蔬菜”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增2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帝元食品罐头有限公司产值过亿元。 全年共争取中央、省各类农业项目总投入5.1亿元,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700 亩,新建田间抗旱水池5000口、烟水配套管网400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整理土地2.14万亩,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91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4%,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24.12%,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规模工业增加值77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9家,比上年增加10家。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县电力公司、三金硅业、帝元、木林森、维维食品、吉盛织染、香溪化工7家。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54983万元,比上年增长51.27%。光电子、食品加工、皮鞋服饰、新型建材、冶金化工、造纸印刷等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规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98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64%;高新技术产值41739万元,比上年增长51.15%;高新技术增加值21421万元,比上年增长39.43%;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40868万元,比上年增长88.80%。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2606万元,比上年增长72.73%,产品销售率98%;利税总额14584万元,比上年增长52.57%,其中利润总额4601万元,增长76.35%。继县电力公司之后,香溪化工公司是全县第二家入库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也是全县首家入库税金突破2000万元的企业。截至2008年底,全县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已增加到7家。综合效益指数为143.68%,比上年提高12.78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企业皮鞋产量17.83万双,比上年下降34.74%;黄金70.4千克,比上年下降25.18%;服装产量1476.6万件,比上年增长41.68%;发电量2154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1.83%,其中水电17264万千瓦时,增长11.31%;水泥468825吨,比上年下降10.76%;工业硅产量11146吨,比上年增长58.26%;纸制品产量16930吨,比上年增长23.52%;原煤产量170071吨,比上年下降22.51%;机制纸及纸板产量22275吨,比上年增长54.02%;白酒产量422.69千升,比上年下降36.73%;光电子器件342517万只,比上年增长15.17%;罐头28128吨,比上年增长14.71%;布2897万米,比上年增长206.41%;电石193975吨,比上年增长592.1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88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建设施工项目236个,比上年增加1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8个,比上年增加16个;竣工项目163个,比上年增加18个。本年开工本年投产的项目135个,占施工项目总数的57.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1108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95581万元,增长24.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中,城镇5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124447万元,增长16.33%;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55693万元,增长67.8%;农村私人建房投资13825万元,增长2.30%;房地产投资7143万元,增长99.5%。50万元以上建设施工项目新增固定资产96136万元,比上年增长49.94%。 在总投资中,按资金来源分:国有投资73032万元,增长12.92%;集体投资19785万元,增长138%;民运投资108291万元,增长28.5%。按产业投向分:第一产业投资43567万元,增长42.79%;第二产业投资75151万元,增长25.89%;第三产业投资82390万元,增长22.96%。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1.66:37.37:40.97。按生产性质分: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48569万元,增长25.6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88%;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52539万元,增长34.5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