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1997年,基建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共69个,其中新开工58个,本年建成投产项目63个,项目投产率为91.3%,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6035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8.7%,比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我县正在建设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有:威陵公司娃哈哈纯净水、果奶生产线,县水泥厂20万吨高标号水泥生产线,烟厂烟叶自然醇化库,稻花香酒厂万吨基酒,三峡电器厂出口变压器生产线,石墨工业公司8000吨选矿厂,黄金卡企业总公司BT生物农药等等。全县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增电话交换机9900门,载货汽车280辆,载客汽车125辆,小轿车110辆,自来水日供水量5万吨,新建、改建公路45.42公里,学生席位4800个,商业营业面积30276平方米。 1997年,全县房屋竣工面积达到161.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99.02万平方米,农村集体与个人住宅竣工面积达到61.85万平方米,占住房竣工面积的62.46%。 四、运输、邮电 运输、邮电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78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雾殷路路面硬化竣工、宜挪路路基改造结束、赵沙路实现了通车,使全县运输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1997年,全县各类运输工具完成货运量444.46万吨,比上年下降11.7%。货运周转量185688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0.6%。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35724.2万吨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149963.8万吨公里,分别下降22.4%和7.2%;各类客运工具完成客运量1807.7万人,客运周转量4534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1%和11.2%。 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44万元,较上年增长45.4%,全县城乡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09万门,比上年增长 31.9%,实际装机2.62万部,比上年同期增加27.8%;全年邮政、电讯业务总量已达395.57万元和3347.82万元,分别增长25.42%和48.68%;传递各类函件、包裹88.12万件,比上年减少14.4%;订销报刊杂志1349.l万份,发行报刊流转额439.78万元,分别增长 27.7%和29.35%。年未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572万元,增长17.34%。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1997年,我县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通畅,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101万元,比上年净增30265万元,增长31.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其中国有商业零售额15106万元,下降13.l%;集体商业零售额19815万元,下降5.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58515万元,增长 47.1%,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30390万元,增长63%;股份制经济零售额为3275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7.2亿元,增长53.5%。个体私营商业已成为我县商品流通市场的主体,其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比重已达到46%。 生产资料购销处于萎缩状态。1997年,物资系统完成商品购进与销售总值分别达到3420万元、3799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2%和55.1%。 市场物价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及有关部门大力监控下,物价涨幅有明显回落。199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4%和101.8%,涨幅比上年分别回落10.9和7.9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1997年,我县外贸部门受市场与供货渠道因素的影响,销售额下降幅度较大。1997年,全县外贸部门完成外贸商品收购总值558万元,出口供货值147万元。在出口交货值中,工业品出口占99.3%,农产品出口占0.7%。 三资企业又有新发展。全县外资企业达到26家,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绩,共洽谈落实项目80个,协议项目46个,签订正式合同34个,到位资金3亿元,对口支援实现经贸额1.2亿元。 旅游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35%,旅游业务收入2008万元,增长5.08%。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1997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26198万元,比预算超额2.7%,比上年净增3360万元,增长14.7%。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3988万元,增长19.l%;上划中央收入12210万元,增长10.1%。工商税收完成9657万元,占预算的99.7%,比上年净增1426万元,增长17.3%,农业四税收入完成1399万元,占预算79%,比上年减少532万元,下降,27.6%,企业所得税完成984万元,占预算的151.4%,比上年增长51.9%。其他收入完成1456万元,占预算的194.l%,比上年增长99.2%。1997年,全县财政支出 22255万元,占预算108.9%,比上年增支9.3%。其中,农林水产事业费增支25.0%,文教卫生事业费增支17.9%,行政管理费支出下降 0.6%。 金融部门继续加强信贷宏观调控与贷款结构调整,积极组织存款,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7年末,行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1025万元,比上年末净增8626万元,增长6.1%。其中,财政性存款净增1021万元,增长51.3%;储蓄存款余额净增11303万元,增长12%;行社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4629万元,比上年末净增9936万元,增长7.9%。其中,工业、农业、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净增739万元、1610万元和566万元,增长2.3%、149%和2.5%。 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国内保险业务投保额达到39.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602万元,增长22.6%,当年保险业务总支出2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赔款支出1820.25万元,增长18.9%,赔付率达到50.54%,比上年下降 1.56个百分点。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1997年,全县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科技工作在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成效,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我县有两个企业被评为市级科技先进企业。全县共开发地(市)级以上新产品45个,完成新产品产值4620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5.5%。科技三项费用达到23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 各类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7年,经过重新布局调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87所,较上年未减少13所。在校学生总数为93857人,较上年减少 1.1%。教职工总数达到5788人,比上年未减少0.4%;专任教师4547名,比上年增加2.2%。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99.9%和99.6%,与上年基本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5.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全县幼儿园达到20所,比上年未减少 8所,共收幼儿6233名,比上年减少3756名。当年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4352万元,占全县县级财政总支出的1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