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广播、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县共有电影放映机构36个,文化表演团体1个,乡镇文化站20个,文化馆、文化宫、文物管理处、图书馆各1处。当年全县放映电影930场次,观众人数12.16万人次,票房收入59.28万元,比上年下降2.2%;发售图书1052万元,比上年增长 32%。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5集连续广播剧《三峡移民第一村》,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荣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全县已拥有电视接收站96座,电视差转站41个,新建广播调频发射站11处,全县电视覆盖率已达93%,村通广播率达到97.7%,广播覆盖率93%。1997 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医院拥有病床120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74名。其中。中"西医师634名,中西药师178名,护师、护土400名,全年医院诊疗人数达92.7万人次,对病人的平均治愈率为62.3%,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好转率为34.2%,较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在加强基础设施,发展群众体育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承办、自办、联办的县及县以上大型体育运动会4次,其他系统及行业运动会65次,全县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县各级体育机构健全,体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拥有田径场66个,蓝球场237个,排球场36个,体育馆1个,游泳池l个。一年来,我县各类运动员参加省、市运动比赛9人次,共获奖牌4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7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35‰,比上年低0.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2‰,比上年低05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3‰,比上年高 0.33个千分点。全县年末总人口571793人,比上年未减少555人,减少o.1%。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8.1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城乡人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全县100户农村住户调查统计,199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404元(新口径),比上年净增 372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2%;农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1元,比上年下降8.1%。全县职工人平货币工资收入 5515元,比上年净增195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 劳动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入,劳动、就业、保险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199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901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3147人,比上年减少 4.7%,工伤事故保险2136.9人,比上年减少2%,女职工生育保险19609人,比上年增加3.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1054人,比上年减少 4.1%,年末城镇失业率为3.08%,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步增加。1997年,城乡居民储蓄总额达到105157万元,人平储蓄存款1838元,比上年末净增198元,增长12.1%。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1997年,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城镇居民新增住宅面积37.17万平方米,农村集体和农村居民新增住宅面积 61.85万平方米,当年全县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人均增加住房3.72平方米和1.31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净增1.93平方米和028平方米。 注。国内生产总值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