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宜城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全地域财政收入30611万元,比上年增长4.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35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国税收入1128万元,地税收入5599万元,财政75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 %、9.1%和19.5%。全年财政支出41677万元,比上年增长47.2%。 金融机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89亿元,增长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5亿元,增长1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24亿元,比年初下降3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68亿元,下降14.8%;中长期贷款余额0.4亿元,下降58.4%。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027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94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3833万元。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468万元,增长11.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014万元,人寿险赔付额45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37358人,毕业生11655人,小学134所,在校学生31467人,毕业生87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145 所,入园儿童5496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2.1 %,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考再传捷报,2005年,全市高考上省线人数3351人,比上年增加161人,上省线率86.9 %,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7165人,其中,高级278 人,中级3353人,初级3534人,全年安排科技攻关项目30 项,全市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85万元,比上年增长41.7 %,批准专利45件,比上年增加24件,主要农产品良种推广率达96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R&D经费支出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到2005年末,全市拥有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0.4万册,艺术表演人员43人,观众达13万人次。广播站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7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26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8人,注册护士385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人员102人,疾病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体育健儿在市级以上的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13枚,铜牌7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到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68个,比上年增加3个。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年末建成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园林绿地面积46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92.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0.4%。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6.9万吨,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8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达27970万吨。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03亿立方米,拥有大中小型水库73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10座,小型62座,总库容45582万立方米。洁净天然气落户宜城并开通使用,到年底,全市共有3500户居民用上天然气,供气总量达到56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年末环保系统共有职工78人,环境监测人员25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200万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053万吨,达标率为88.5%,城区地表水达标率达到100%,“三废”综合利用产值913万元。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56.45万人,出生人口7816人,出生率13.8 ‰;死亡人口4821人,死亡率8.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 ‰。全市城镇人口22.8万人,占40.4%;乡村人口33.64万人,占59.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5.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8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41元,增长19.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5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925元,增长 2.7 %。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7462元,比上年增长8.4%。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31.9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居面积30.3平方米。和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82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2794人,其中参保职工47709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5085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289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26399人,其中参保职工23109 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290人。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4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发放企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5110万元,增长14%。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35所,床位达2440张,收养2410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4处。全年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2265.9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959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4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络覆盖率达100%。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50万元。 注:人口情况根据当年公安年报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