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漳州市统计局

漳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

(2010年 3月 5日)

2009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提出的“三保”的各项决策部署,突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发展主线,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1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5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06.86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387.77亿元,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264元,比上年增长12.6%。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到20%以下,为19.6%,比2008年下降1.7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5.5%、34.9%,比2008年分别提升1.0、0.7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9%(见表1),其中城市下降2.7%,农村下降1.7%;消费品价格下降2.2%,服务价格下跌0.9%。工业品价格下降1.8%。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全 市

城   市 农   村

居民消费价格 98.1  97.3 98.3

食 品 98.0  98.2 98.0

其中:粮食 100.3  100.9 100.2

烟酒及用品 100.5  101.9 100.2

衣 着 98.3  92.3 99.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8.4  100.0 98.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3  100.1 100.4

交通和通信 98.5  97.8 98.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1  100.2 97.7

居 住 95.2  90.6 96.2

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7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仍然处于复杂阶段,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外贸出口、招商引资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四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重点区域增速趋缓;五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六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还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统筹和城镇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

二、农 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86.26亿元,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83.41亿元,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上升,全市播种面积176.62万亩,粮食产量68.56万吨,分别增长3.3%和1.4%。水果244.11万吨,增长1.6%;食用菌20.99万吨,下降2.6%;茶叶4.66万吨,增长9.7%;蔬菜、瓜果产量235.36万吨,增长0.35%;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7.33万亩,花卉业产值12.75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4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46.8亿元,增长19.5%。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05个新增中央投资水利项目顺利实施,渔业政策性保险全面推行,渔业安全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林业投融资改革效果明显。

漳台农业合作不断深入,海峡两岸花卉集散基地正式获批,海峡两岸(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建设。成功举办“4·9”、“11·18”两大节会,“11·18”花博会拓展增加举办首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蘑菇节,我市被授予“中国罐头之都”荣誉称号。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完成24个乡镇、641个村家园清洁、298个村家园整理任务和80个乡镇、335个行政中心村的新一轮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建设“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165个。

林业产值11.99亿元,增长10.8%。全年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7.96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4.23万亩,防护林面积3.45万亩;完成幼林抚育实际面积7.00万亩;成林抚育面积9.81万亩。

牧业产值46.70亿元,增长2.5%,肉类总产量24.43万吨,增长0.88%。禽蛋产量2.08万吨,增长7%。

渔业产值124.82亿元,增长6.4%。全年水产品总量141.87万吨,增长2.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0.22万吨,增长2.43%,淡水产品产量21.65万吨,增长4.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1.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7%。其中,种植业机械动力52.41万千瓦,增长7.6%;渔业机械动力59.36万千瓦,下降6.5%;运输机械动力36.45万千瓦,下降0.2%;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4.61万千瓦,增长11.7%。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68.56 1.4

春  粮 5.59 26.0

夏 粮 28.11 4.9

秋 粮 34.87 -4.1

油    料 3.70 6.4

花 生 3.65 6.0

油菜籽 0.03 15.2

甘    蔗 37.08 -7.2

茶    叶 4.66 9.7

水    果 244.11 1.6

蔬菜、瓜果 235.36 0.35

水 产 品 141.87 2.7

食 用 菌 20.99 -2.6

肉    类 24.43 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总产值1652.83亿元,增长17.6%;实现工业增加值440.41亿元,增长14.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

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增势强劲,完成产值1440.77亿元,增长19.2%(见表3)。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2112家,其中本年新增企业28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65家,比上年增加31家,实现产值989.7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8.7%,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9个百分点。私营工业增势强劲,实现产值420.96亿元,增长37.2%,比全部规模工业高出18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0%,是支撑规模工业增长的生力军。

产值增长速度较快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值1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9.9%,橡胶制品业0.97亿元,增长74.2%,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04亿元,增长331.3%;产值总量最大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212.06亿元,增长45.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7.41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6.79亿元,增长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