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南乐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小学185所,1442个班,教职工2603人,在校学生592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19所,617个班级,教职工2278人,在校学生数46447人,招生树15357,毕业生数10657人,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6%;全县普通高校录取率达到98.5%,创下连续7年在全市第一名的记录。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2年末,全县已建立气象公益服务站1个,建成了121自动答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1个。 十、文化和教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 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体育成绩显著。我县荣获“全民健身活动周”先进县,省、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县,在市级乒乓球比赛上,我县代表队两次取得全体第二名;在省“九运会”上,我县代表队两次取得全体第二名,并获得女子跆拳道金牌一枚;在中西南跆拳道比赛中,获得55公斤级金牌;“在世界杯”散打赛上,我县队员获得85公斤以上级银牌。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发展。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局势得到一定遏止。年末全县环境检测站1个,环境检测人员19人。县城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二、人口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2年全县出生率10.54‰;死亡率5.15‰;自然增长率5.39‰。年末全县总人口47.96万人。乡村人口44.35万人,占92.5%。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3.6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实际增长11.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35元,比上年增长0.1%;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0.63%,农村为41.4%,分别比上年下降0.75个和下降5.1个百分点。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4062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42人;9140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00名职工和200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490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