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清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1 濮阳市清丰县统计局

清丰县统计局

(2005年6月9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187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049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52282万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76547万元,增长7.6%。

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三次产业构成分别由上年的39%、38.1%、和22.9%变化为38.5%、40.9%、20.6%;产业格局由过去的一、二、三格局首次进入二、一、三格局。

城镇就业状况有所好转,在岗职工工资显著提高。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22380人;全县登记失业率2.16%,隐形失业人员仍在增加。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103万元,比上年增长0.8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666元,比上年增长2.48%。外出务工人员达83000人;其中,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人员达3500人,使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在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布局进一步优化。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83468万元,同比增长7.5%。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86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全年共建各类养殖场(户)4000家,养殖小区13个,实现畜牧业产值9.69亿元。

粮食增产,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种植业战胜自然灾害,收成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46.5万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夏粮28.6万吨,增长3.6%;秋粮17.9万吨,增长17.6%。蔬菜、水果、花卉等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全年棉花产量2482吨,减产54.1%,油料产量6.3万吨,比上年减产10.8%。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白灵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发展到1.06万棚,成为全国较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

植树造林步伐加快。2004年,全县新建农田林网30万亩,补植林网45万亩,植树1160万株;完成荒沙荒地造林3万亩,植树160万株;完成3万亩纸浆林基地建设任务,超市政府分配任务7000亩;目前,全县林业育苗面积达到5050亩。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5.3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禽蛋产量5.82万吨,比上年增长7%。全年猪存栏34.22万头,比上年增长5%;牛存栏2.6万头,比上年增长4%;羊存栏26.24万只,比上年下降11.5%;家禽存栏627.52万只,比上年增长4.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6.0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2%;农用拖拉机达到 16150台;比上年增长5.6 %。全年农村用电量      9418万千瓦时,增长1.04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39千公顷,机电井16410眼,本年新增50眼。

三、工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477926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8830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全部工业增加值134351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667万元,比上年增长30.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3251万元,比上年增长 53%,产销率达98.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263万元,比上年增长98.8%;实现利税总额15043万元,同比增长7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810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452万元,比上年增长65.7%;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12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53%。2004年,一批技改项目及新建工程相继建成。如马庄桥商贸楼建设、中原造纸厂果袋纸生产线、伍钰泉面粉公司主体楼建设和设备安装工程、人民法院办公楼工程、上海长征富民药业华中有限公司大输液车间技术改造和固体制剂生产线、博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引接工程、人民政府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网通公司办公楼、新亚橡胶厂内外胎生产线、瑞丰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生产线改造工程等等。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9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3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6.6%;餐饮业零售额120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他行业零售额3920万元,比上年下降3.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值2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货运量110万吨,比上年增长8.9%;货物运输周转量1112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9%;客运量106万人,比上年增长7.1%;旅客周转量3890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4%。

公路网发展迅速。2004年,全县公路线路到达数为105.45公里。其中,国道23.23公里,省道82.2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年底到达数105.45,全县公路里程达到830公里。

邮电通信业业务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5 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通信业务总量2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2%。电话机拥有量64120部(网通),增长21.6%,电话普及率达41.24 部/百人;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9625户,年末达到48625户。发展宽带803户,比上年增长23.5 %。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收入9329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94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财政支出28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8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