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五莲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莲县统计局 (2008年3月4日) 2007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富强和谐、人民安康”为总目标,突出发展工业、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等六大工作重点,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开拓前进,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53.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9.62亿元,增长23.3%.三产业比例为13.4:55.8:30.8。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一、农业 随着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2亿元,增长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5万公顷,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0.57万吨;其中:小麦8.03万吨,增长3.8%;玉米8.01万吨,增长10.5%,地瓜3.85万吨,与同期基本持平。油料产量4.92万吨,增长12.6%,蔬菜产量26.6万吨,与同期基本持平,棉花产量520吨,增长24.4%,烟叶产量4085吨,增长16.2%,果品产量5.7万吨,减少6.3%,其中:苹果4.2万吨,减少8.2%。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造林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造林699公顷,其中:用材林55公顷,经济林21公顷,防护林623公顷;本年四旁植树145万株,当年封山育林面积30公顷,封山育林总面积达到2334公顷,全县林木覆盖率达43.5%。 畜牧业坚持依靠科技,狠抓品种改良,不断推广养殖新技术,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性发展。2007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99万吨,增长1.6%;其中:猪肉2.21万吨,减少1.8%;禽蛋产量1.9万吨,增加5%;蚕茧产量1786吨,减少11%。全年猪出栏32.16万头,减少3.9%,羊出栏41.55万只,增长1.5%;家禽出栏598.37万只,增长0.2%。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淡水养殖面积达2752公顷,水产品产量1.2万吨,增长4.7%。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5.6万千瓦,增长2.7%;其中,农用拖拉机30.32万千瓦,增长0.2%。农村用电量21718万千瓦时,减少15.1%;化肥施用量(折纯)2.8万吨;农药使用量1093吨;农膜使用量4178吨,地膜覆盖面积2.26万公顷,增长15.5%。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7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3万公顷。 二、工业 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骨干带动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年底已达180家。车辆制造、纺织、工艺、石材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手工工具、塑胶制品、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依靠招商引资膨胀工业规模,依靠技术改造优化现有工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全县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243.2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182.1亿元,增长32.2%,实现增加值42.7亿元,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178.6亿元,增长31.7%,利润6.71亿元,增长20.9%,利税9.56亿元,增长22.7%。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县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生产纱2.05万吨,布7827.3万米,丝265吨;水泥42.96万吨;农用运输车53.6万辆,增长12.6%;三轮摩托车3.3万辆,增长15.38%;轮胎外胎181.72万套,增长27.3%;机制纸3.32万吨,减少20%;黄金279.6千克,增长3.2%;黄原胶5176吨,同比增长10.93%;白酒3827吨,增长6.3%;供电量79274万千瓦时,增长9.77%。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呈现较大变化。全社会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5亿元,增长76%(省反馈数)。其中:城镇完成投资14.85亿元,增长85.6%;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18.5亿元,增长176%。 建筑业企业保持发展的势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共27家,完成建筑业产值4.47亿元,增长24.6%,完成房屋施工面积56.38万平方米,增长1.1%;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减少31%。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构和网络,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县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23个,投资总额112亿元。2007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1.26亿元,增长20%。批办外商投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2362万美元,增长91.8%。 四、交通、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237公里,其中,国道、省道126.5公里,县乡道252公里,村村通985公里。全县完成公路货运量165万吨,增长7.7%;货运周转量2.58亿吨公里,增长7.7%;公路客运量108万人,增长3.6%;客运周转量1.26亿人公里,增长7.2%。 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亿元;全县交换机总容量达13.9万门;年末电话用户10.9万户,增长3.8%;移动电话达到12.8万户,城乡全部实现程控化。邮路长度245公里,发行报刊414万份。 电力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供电量7.9亿千瓦时,增长9.77%;全社会用电总量7.9亿千瓦时,增长8%;其中,工业用电6.1亿千瓦时,增长6.5%。 五、商业、外经外贸 国内贸易进一步繁荣,消费品市场益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增长17.7%;其中,国有经济3.05亿元,增长3.4%;私营经济18.28亿元,增长17%;个体经济14.9亿元,增长15.6%。分行业情况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0.2亿元,增长17.4%;餐饮业1.98亿元,增长17.2%;其它行业0.3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实现较快发展。全县自营进出口总额116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自营进口1315万美元,同比增长19.3%;自营出口10356万美元,同比增长22.8%;全年完成加工贸易3477万美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完成加工贸易1982万美元,占全县加工贸易的57%,拉动了我县加工贸易的较快发展。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五莲山风景区被评为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年共接待旅游者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旅游门票收入850万元,增长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