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五莲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对外经济贸易实现较快发展。全县自营进出口总额71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自营进口846万美元;自营出口6269万美元,同比增长38.1%;非自营出口1168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42万美元,增长10.3%。新批三资企业6个,合同外资额407万美元。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两山”开发投资850万元,修建道路4条,拓宽路基18公里,硬化道路13公里。五莲山风景区被评为全国AAAA级风景名胜区,全年共接待旅游者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旅游门票收入515.5万元,增长105%。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连年实现收支平衡。县内财政收入24512.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207.5万元,增长13.61%。全县财政支出27023.1万元,比上年减少8.05%,连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整体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均实现较快增长。年末全社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81亿元,增长18.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13亿元,增长16.7%;城乡居民人均存款5335元,增长16.6%。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21.14亿元,同口径增长20.2%。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24.56亿元,增长15.93%;现金支出127.68亿元,增长15.14%;累计净投放3.13亿元。 保险事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保费收入6264.3万元,增长31.4%;其中财保收入1901.3万元,增长11.0%;人保收入4363万元,增长42.86 %。赔款支出1591.6万元,增长19.1%,其中:财保赔款支出1094.7万元,增长20.7%;人保赔款支出496.9万元,增长15.56%。 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区道路57.2公里,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铺人行道方砖21万平方米,设置导向牌、路名牌352块;城区自来水年供水总量526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8%;集中供热覆盖面积7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89.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年末共有垃圾处理场2处,粪便无害化处理厂1处,年垃圾粪便无害处理量5.6万吨。 环境保护事业成效显著。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取得市及市以上科技成果8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6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2项,组织实施省级星火项目3项。科技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年末共有各类科技人员1.4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0.55万人。专利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县共申请专利35项,授权35项,实施32项。科协工作实现新突破。在科学普及、破除迷信、宣传科学、预防疾病、树立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全县教育系统共有学校148处,在校学生84750人,其中,普通高中11037人,初级中学23117人,小学36371人。全县共有1565人达到全省本科分数线,本科上线万人比实现“十二连冠”。学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学生268人。幼儿保育、教育水平有了提高。全县共有幼儿园149处,在园儿童12228人。其中,省级实验幼儿园1处。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成人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共有图书馆1处,藏书8.5万册;文化馆1处,艺术学校1处,档案馆1处,博物馆1处。广播电台1处,电视台1处,电视差转台1处,广播电视大楼1座,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日播出11小时。全县文体机构达30余个,组织了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了城乡人民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非典防治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卫生事业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全县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拥有床位1000个,卫生技术人员1478人。妇幼保健和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种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稳步发展,预防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加强,达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障的目标。 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有体育场1座,灯光球场1处,业余体校1处,专职教练5人,97%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年内向市及市以上输送运动员25名。成功举办了各项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全民健身运动得到进一步普及。全县获市级以上体育比赛金牌6枚、银牌15枚、铜牌30枚。 九、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88元,比上年增加360元,增长1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11元,与去年持平;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7.42平方米,增长6.7%;农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及高档生活用品增加,档次不断提高,据全县100户农经调查,每百户农民家庭年末平均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如下: 品 名 数 量 电视机(台) 111 其中:彩电(台) 82 电风扇(台) 143 自行车(辆) 113 电冰箱(台) 18 摩托车(辆)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