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靖安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9 宜春市靖安县统计局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县全部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7748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企业及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23623万元,增长38%;完成销售产值22979万元,增长40.8%,产品销售率达97.3%,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72万元,教上年增长189.7%。

全县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00万元,较上年下降54.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837平方米,下降40.4%;竣工面积32330平方米,下降5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 全年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260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 。 增速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42万元,比上年增长418.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444万元,增长353.8%。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898万元,增长1381.8%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万元,增长66.6%。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我县重点工程---沿河路改造工程、工业园区建设、躁周公路改造、县城中大街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在加紧建设之中。

五、贸易 及外经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全 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现2400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0% 。 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7073万元,增长17.8%;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6930万元,下降2.9% 。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3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合同引资金额77968万元;实际引进金额36203万元,比上年增长98.5%。

六、交通、邮电 通信 和旅游

交通运输 业发展良好 。 躁周线路基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公路客运量18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6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7.9%;货运量78万吨,比上年增长6.8%,货运周转量34410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5.6%。

邮电通信业 业绩喜人,全年完成 邮 电业 务总量 2848 万元, 比上年 增长 25.8 %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6.7万元,增长22.5%;电信业务总量2321万元,增长26.6%。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562户,其中,住宅用户新增539户。年末全县移动电话达到14500户,比上年末增加3400户。

旅游业讯速发展。全年末我县境内旅游的总人次达到7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3.4%;创旅游综合收入2625万元,增长54.4%。

七、金融、保险 业

金融机构存货款增幅较大。 全 部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72980 万元,比上年 末 增 长19.8%。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55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1%。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34 万元, 比上年增长32.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50万元,下降56.9%。

八、教育和 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取得新 发展。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2242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587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508人;小学在校生10632人;幼儿园在校生2412人。当年输送全国大专院校生329人。其中,本科及重点111人;“三校”生20人;专科生198人。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新成绩。全年科学研究经费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共按排科技项目,有大鲵人工繁育新技术综合利用开发、谷壳栽培香菇新技术示范、高效节能萤光灯新产品系列开发、农业生态科技园建设、高山蔬菜反季节栽培、桔杆氨化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等6项目。全年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个,其中,毛竹低产林改造新技术试验示范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香菇履土新法栽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县设有艺术表演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艺团体及文化设施,“周末大舞台”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全县共有卫星地球站50座,各乡镇都办起了有线电视,电视及广播履盖率均达100%。200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为数345张,卫生技术人员349人,其中医生128。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教好,新添了城中广场、东门广场等活动场所,政府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群丛性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人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提高。

十、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35795人。全 年 全县出生人口1326人,出生率9.76 ‰ ;死亡人口665人,死亡率4.9 ‰ ;全年新增人口661人,自然增长率4.86 ‰。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的到改善。全县在岗职年平均工资9126元,比上年增加15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4元,人均增收60元。

社会保障 工作 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的人数为9633人,有195人 参加 了 基本医疗保险 ;有4212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全县共有12所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350张,收养197人。全县共有11470人得到政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96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救济总人数为4855人,其中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07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就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