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从行业看: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557万元,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14161万元,下降11.0%;限额以下贸易业零售额52896万元,亿元市场零售额21500万元,分别增长15.2%和6.9%。②餐饮业零售额11745万元,增长32.6%,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625万元,下降4.2%;限额以下餐饮业11120万元,增长35.6%。③其他行业零售额1984万元,下降5.4%。

市场价格总水平相继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2%,均在理性范围内。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出口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达到51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4%,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3477万美元,增长1.4倍;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达1046万美元,增长28.0%;合同利用外资1270万美元,增长33.0%。批办外资企业8个,是上年同期4个的两倍。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223930人次,增长2.1%;旅游收入14794万元,增长2.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32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9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中央两税收入12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县财政支出2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521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8702万元,增长2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5445万元,增加43958万元,增长25.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8908万元(不含世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5005万元,增长18.5%。

保险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6217万元(不含太平洋、中华、新华保险等),比上年增长3.8%;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3597万元,增长3.9%;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研项目38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3项,县级34项。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300多期,培训人员1.1万余人次。组织科技攻关,实施了30个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和4个工业科技项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739人,在校学生4671人,增加799人,增长20.6%,毕业生788人。职业中专招收学生365人,在校学生725人,毕业生159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11176人;小学在校生1722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615人,其中:专任教师3045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抓住建县1600周年的机遇,以开展“文化建设年”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弘扬民间艺术,带动社会文化的普遍繁荣,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和《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演唱会,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全县共发行各类图书99.7万册,图书馆存书8.1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3.63万户,增加0.33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7%。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4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4个;个体23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86人,其中:医师、医士360人,护师、护士191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总数605床,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60床,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20床,厂矿75床,个体50床。全县村级卫生医疗所174个,村级医生23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项目活动29项,参赛运动员5060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50人。随着1000多平方米健身馆的投入使用,其已成为城区居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全年出生人口2561人,出生率为10.59‰,比上年下降1.6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13人,死亡率为4.60‰,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448人,自然增长率为5.99‰,比上年下降1.83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2万人,占总人口的43.4%。

十二、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区建设有新跨跃, 设立虬江、凤岗两个街道后,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区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有新进展,道路绿化工程,城市夜景工程等不继完善。形成了以东西向的滨河路、三优 街、步行街、新城中路和以南北向的建国路、长安路“四横两纵”为主的沙县商贸繁荣带,城市总体功能日臻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3元,比上年增长8.3%;年人均消费支出6143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4597元,比上年增长10.5%;年人均消费支出3188元,比上年增长3.8%;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669元,增长10.0%,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有新的变化,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