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泰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三明市泰宁县统计局

(2008年3月25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创业,切实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质量提高、结构改善、效益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性运行态势。

一、综合

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可比价,分产业增幅下同)。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7.41亿元、11.55亿元、9.80亿元,分别增长6.4%、15.1%、19.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26.3:40.4:33.3,调整为26.1:39.9:34.0。第二产业中,工业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2%,建筑业增长1.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增长26%,批发零售业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2%,金融保险业增长1.6%,房地产业增长8.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9,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10.5,衣着类价格指数97.90,居住类价格指数103.2,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102.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8.0。

全社会劳动力75658人,同比增长17.05%,其中:一产业从业人员32712人,比上年减少4人;二产业从业人员13102人,同比增长9.81%;三产业从业人员29844人,同比增长49.32%。年末城镇单位(不含规模以下私营和乡镇个体企业)从业人员8288人,年内新增就业人员705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7%。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6.8%。粮食种植面积20.06万亩,比上年增加1801亩;烟叶种植面积35366亩,减少5222亩;蔬菜种植面积62883亩,增加1202亩;油料种植面积17708亩,减少41亩;粮食产量77135吨,比上年增产4.96%;烟叶产量4519吨,减产9.32%;油料产量2213吨,增产4.19%;蔬菜产量61657吨,减产0.48%;园林水果产量22023吨,增产11.83%;食用菌总产量8065吨,增产1.31%。全县商品木材产量150490立方米,同比减少4.93%;肉蛋奶产量10182吨,同比增长4.12%;水产品产量11007吨,同比增长2.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99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工业硅产量10327吨,比上年增长97.3%;发电量68541万千瓦小时,下降19.4%;水泥6906吨,下降82.6%;活性炭7781吨,比降18.2%;机制纸2582吨,增长31.7%;金精矿253千克,比上年增长5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利税总额1.1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0.67亿元,分别减少852万元和440万元,下降6.7%和6.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0.38%,比上年提高2.76个百分点。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020万元,增长57.3%。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个,房屋施工面积8764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7%;房屋竣工面积28530平方米,增长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59.9%。其中,城镇以上项目(包括房地产)投资完成1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3%。

从投资结构来看,城镇以上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30万元,比上年下降58.1%;第二产业投资40184万元,比上年增长70.07%;第三产业投资82863万元,比上年增长72.97%。

从资金来源看,全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85903万元,比上年增长34.45%,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其中:国内贷款10680万元,比上年增长8.44%;自筹资金73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0.46%;其它资金2055万元,比上年下降83.16%。

五、社会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167.7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2866.2万元,比上年增长46.5%;限额以下零售额4730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截止2007年末,全县合同利用外资(可比口径)189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按验资口径计算,合同利用外资162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按可比口径计算,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841万美元,同比上年增长15.2%;按验资口径计算,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4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8%。2007年全县出口创汇13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县内联到资63346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货运周转量(不含铁路)1324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94%;货运量128.81万吨,比上年增长20.89%;客运量30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25%。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政总收入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邮政业务总量10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县本地电话年末用户2.2万户,与上年基本持平;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7568户,比上年下降2.94%;移动电话用户33600户,比上年增长6.67%;全县互联网用户2535户,比上年增长53.2%。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旅游总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县旅游工作呈现“六大亮点”:一是泰宁风光邮票在全国首次发行,成功举办了邮票首发式暨首届丹霞文化旅游节、第22届全国旅游地学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宁》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二是在全省首个颁布施行旅游综合服务标准,标志着我县旅游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省旅游区前列。三是泰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建全国5A级景区顶级品牌工作启动,并成功入选“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景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10强景区”,旅游管委会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是旅游接待功能全面提升,金湖游客中心、上清溪候排长廊建成投入使用,全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泰宁游客集散中心即将建成,大金湖渔村、泰宁大饭店、三和金湖宾馆建成营业,解决了千人同时用餐、五百人同时举行会议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泰宁旅游配套设施的档次、人性化水平。五是在全省率先开征风景资源有偿使用费,为风景资源保护建立了稳定的筹资渠道,管理工作走在前省前列。六是向上争取旅游专项资金为历年最多,共争取国家部委和省、市旅游专项资金1070万元。

七、财政、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