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寿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双向融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6160元(折合888美元),比上年增加1153元。三次产业构由2007年的36.3:32.2:31.5调整为2008年的41:29.5:29.5。 从业人员及收入稳步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6.2万人,比上年增长 0.5%。其中,第一产业51.5万人,同比下降3.6%;第二产业11.8万人,增长6.3%;第三产业12.9万人,增长14.1%。2008年末在岗职工2.7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718元 ,同比增长1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工业投资规模和比重仍然不高,大企业和高附加值企业较少,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财政收入总量低,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834682 13.1 第一产业 342763 9.3 第二产业 246046 17.7 其中:工业 196846 20.7 建筑业 49200 6.1 第三产业 245873 12.5 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 41619 9.0 批发零售业 55733 12.5 金融业 8700 10.8 房地产业 34169 7.3 其他服务业 93940 16.2 二、农 业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59万公顷,比去年增长2.3%。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87亿元,增长24.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50万吨,增长6.7%,。油料产量4.67万吨,同比增长12.1%;棉花产量4212吨,增长12.8%;蔬菜、席草等其他经济作物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发展。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2008年林业实现总产值19693万元,增长7.3%。牧业总产值210805万元,增长21.5%。全年肉类总产量12.66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较上年增长13.3%。水产品产量8.1万吨,增长13.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9.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107台,增长46.9%。全年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147522吨。农村用电量14047万度,增长1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增长24.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2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856万元,增长28.4%。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4%和21.5%。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79411 24.4 其中:轻工业 130954 25.4 重工业 48457 21.5 其中:集体企业 1790 12.7 股份合作企业 24419 9.7 股份制企业 122412 25.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856 28.4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3761 1.5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12835 7.1 在统计的20个行业类别中,年生产总值实现增长的有17个;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51.6%,饮料制造业增长48.4%,纺织业增长38.9%,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24.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增长15.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长75.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3.5%。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食用植物油、软饮料、棉纱、非织造布和服装分别比去年增长106.1%、39.5%、14.6%、57%和75.7%;鲜冷藏冻肉、化肥和水泥分别比去年下降52.8%、79%和12.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食用植物油 吨 81311 106.1 鲜冷藏冻肉 吨 4469 -52.8 白酒 吨 2953 260.3 水生动物冷冻品 吨 7439 24.8 纱 吨 15584 14.6 非织造布 吨 3059 57.0 服装 万件 355.2 75.4 氮肥(折纯) 吨 5054.6 -78.99 水泥 万吨 50.03 -12.6 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全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2.7%,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实现利税28438万元,增长19.4%,其中:利润19941万元,增长38.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 6.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43.6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7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634万元,增长3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一产业投资21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第二产业投资93373万元,增长13.9%,其中:制造业投资7.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投资91526万元,增长4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353万元,比上年下降12.7%。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屋施工面积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8%。房屋竣工面积2.19万平方米,比去年下降77.83%;房屋销售面积2.62万平方米,下降71.2%;实现房屋销售额7963万元,下降56.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幅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县城增长30.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7%。 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8.25亿元,增长21.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7%。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41619万元,比上年增长9.0%。民用汽车拥有量27000辆,同比增长3.8%。 电信部门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3046万元,于上年持平。邮政部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393万元,增长14.6%。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9.78万户,其中:公用电话3945部;移动电话用户20.16万户。互联网用户11935户,比上年增加4205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