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和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3.27亿元,下降1.5%;城乡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3.61亿元,增长39.1%;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37亿元,下降1.2%。从投资分类看,基本建设投资2.76亿元,比上年增长9.6%;更新改造投资0.93亿元,下降10.4%;房地产开发投资0.50亿元,增长196.5%。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增加,行业构成发生变化。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96亿元,比上年下降8.2%(若剔除和县长江大堤工程比上年减少6069万元因素,则同口径对比增长51.6%);交通运输业投资0.94亿元,增长49.2%;城市公用事业投资0.18亿元,增长172.7%;文化教育卫生投资0.31亿元,增长55.0%。工业生产性投资回升,全年工业投资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5%,其中工业更新改造投资0.52亿元,增长2.73倍。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学农药、金刚石、纳米碳酸钙、固源生物、光电子等技术含量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工业门类。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1年,全县6个在建国债项目当年共完成投资1.47亿元,无为大堤和县裕黄段加固工程、芜湖长江大桥和县接线工程二期、公安局看守所迁建工程顺利竣工;和县长江大堤加固工程已完成计划总投资的82.7%;城西国家粮库、移民建镇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工作量。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或进展加快,宏晶公司技改、华星公司车间扩建及草除灵乙脂生产线基本建成投入生产;张家集、沈巷两个外贸冷冻厂生产线扩建竣工投产;固源生物、长江饲料、阿尔派光电子等工程进展加快;一批中小学教学楼、教学设施相继建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金达康复专科医院、博物馆交付使用;和城街道新扩建按期完成,全县农配网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全年基建、更改建成投产项目4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5.6%。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2001年,全县乡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年新增建制镇4个。和城新城区和旧城区改造建设力度加大,完成了文昌中路、团塘大道主干道、南门出城路等混凝土路面的新建和拓建;历阳中路的后期开发、望江路的拆迁基本结束;桃花坞休闲广场、小市口广场、陋室广场A区、体育场、影剧场、5座标准化公厕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期完成交付使用。年末,城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2平方公里;道路长度26公里,道路面积55.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32.2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区69.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外经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平稳上升。2001年,国家刺激消费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进一步显效,我县消费品市场繁荣,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加快1.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4.9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县以下零售额5.07亿元,增长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8.3%;餐饮业零售额1.38亿元,增长7.3%;制造业零售额0.19亿元,增长6.2%;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12亿元,增长5.9%;其他行业零售额0.48亿元,增长5.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2%,集体经济零售额增长3.5%;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6.9%,其占消费品零售市场份额达65.0%,比上年继续提高。城乡各类集市贸易交易活跃,全年商品成交额6.07亿元。 外贸出口继续下降。2001年,我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1%。出口产品结构出现新变化,化学农药出口增长,机械制造产品出口下降(宏大阀门停产影响)。当年新建成出口型生产项目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4926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上下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签订项目协议185个,协议引进资金4.46亿元,实际利用资金3.16亿元,其中外商实际投资204万美元,世行贷款126万美元。本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1个,当年实际投资22万美元。 旅游业加快发展。2001年,我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成立了“天门山、霸王祠、鸡笼山、香泉”4个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组建“和州江北旅行社”并投入运营;重点建设了香泉等一批景区景点,力争与周边城市的景点连线连片,推动旅游业规模扩张。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5万元。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全社会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3.3%;旅客运输周转量比上年增长5.6%。 邮电通信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大,通信网规模和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515万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42万元,增长43.1%。市内电话、农村电话发展速度加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9052门,本地电话用户63598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8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7部;年末市内电话到达户数20474户,比上年增长25.3%,其中,住宅电话18632户,普通公用电话146部,IC卡公用电话173部;农村电话到达户数43124户,增长49.8%,其中住宅电话41550户,普通公用电话178部,IC卡公用电话216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为100%。全县电信数据用户达429户,比上年增加334户;计算机互联网络(163)对用户全面开放(免注册拨号上网)。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金融运行态势基本正常。全年财政收入14201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02万元,增长2.9%。财政支出17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88倍,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增长16.8%,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增长18.4%,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5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6354万元,比年初增加2680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9450万元,比年初增加2596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1582万元,比年初增加1041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454万元,比年初增加24428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县保险系统共承担各类保险金额18亿元,其中,国内各种财产险保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保费收入2684万元,增长15.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44万元,比上年增长8.5%,人寿险保费收入1640万元,增长19.6%。全年国内业务赔款和给付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在赔付和给付中,财产险赔款金额566万元,人寿险赔付和给付金额322万元。全年人寿险满期返还与给付额4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