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无为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巢湖市无为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亿元,增长19.9%。人均生产总值为4680元,比上年增长13.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571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6:29.4:34.0调整为32.6:32.5:3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8.02,比上年提高29.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8.69亿元,增长70.7%;实现利润3.65亿元,增长65.7%,为近三年来最好水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向市场化。粮食种植面积一改多年来下降的局面,全年粮食面积达68483公顷,比上年增长7.6%;棉花面积38381公顷,增长2.7%;但油料面积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粮食产量显著增长。全年粮食产量42.85万吨,比上年增产4.48万吨,增长11.7%。其中稻谷产量36.92万吨,增长18.5%。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棉花产量4.8万吨,比上年增长25.8%;油料产量为8.49万吨,增长13.8%;蔬菜、瓜类产量39.21万吨,下降13.2%;糖料产量1.11万吨,下降14.6%;茶叶产量158吨,下降26.5%;水果产量3.18万吨,增长2.6%。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292公顷,新封山育林面积80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984公顷次。全年肉类总产量6.49万吨,比上年增长1.2%;禽蛋产量4.17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6.44万吨,增长1.4%。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43万吨,增长10.0%;农村用电量19000万千瓦小时,下降10.4%;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86.33千公顷,新增0.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4.88亿元,增长70.0%,增幅较上年提高41.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3.88亿元,增长66.9%,增幅同比提高41.3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增加值达12.69亿元,增长75.1%。重工业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87.0%;轻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9.3%。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2%,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新产品产值率为9.4%。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7万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86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84.5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9.9%、22.2%;房屋竣工面积64.41万平方米,竣工率为6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4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86亿元,增长30.8%;更新改造投资7.81亿元,增长69.4%;房地产开发投资3.03亿元,增长13.5%。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以黄雒河节制闸工程、无繁路、市政通路建设、临江排灌5站、蜀山旅游一条街、华星学校等为代表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1.64亿元,占全县城镇基本建设投资的18.5%;以江星集团、华康食品公司、百胜天一石矿、天龙集团、巢湖耐温电缆厂技改为代表的重点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占全县城镇技改投资的20.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4年,全县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良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从城乡看,县城零售额13.78亿元,增长15.3 %;县以下10.23亿元,增长12.0%。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98亿元,增长14.8%,餐饮业2.45亿元,增长12.5%,其他行业1.58亿元,增长5.0%。从商品类别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据调查,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5%;用的商品也较快增长。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出口增长较快。2004年,我县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出口的较快增长。全年出口总额达68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

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4800万元,旅游总人数达14.6万人次。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8873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公路48306万吨公里,增长82.9%;水运40432万吨公里,增长9.5%。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01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3.1%。其中,公路19900万人公里,增长23.4%;水运280万人公里,增长53.8%。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640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1232万元,增长3.3倍;邮政业务总量2408万元,增长22.9%。全县城乡年末电话总户数达19.0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户数4.1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14.89万户,分别较上年增长15.1%、8.7%和17.0%。移动电话户数9.85万户,较上年增长68.7%。电话普及率48.9%,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9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235万元,增长7.5%,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财政支出57616万元,增长17.6%,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26.1%,农业支出增长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