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宿州市砀山县统计局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一年来,创作了文学剧本一部,小戏剧6个,在省以上刊物杂志发表作品6篇,一部小戏曲申报了省“五个一工程”,一部戏剧小品参加了安徽省举办的戏剧小品电视大奖赛,文化馆举办美术、艺术、电脑、创作、舞蹈等培训班30多次;书画创作硕果累累,其中:11幅在安徽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一幅参加省迎回归大展;剧团深入农村演出160多场次;放映公司在全县乡镇中小学放映电影2240场,深入开展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净化了文化市场。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2个,病床1057张,卫生技术人员1415人,比上年增长16.6%。

体育事业全县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中小学推广第八套广播体操,人民体质普遍增强。97年我县承办了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全省摔跤比赛,获得团体冠军和5枚金牌、4枚银牌。在节日期间举办了象棋、足球、兰球、乒乓球比赛,丰富了职工的体育活动。在省级重大比赛中,我县足球队获得冠军;田径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在武术比赛中,获得冠、亚军各—个;在参加华东地区濮阳武术散手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县共有21.64万户,常住人口86.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据9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县人口出生率15.6‰,死亡率4.80‰。年末从业人员46.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4.5万人,比上年增长4.85%,城镇个体劳动者4.8万人,比上年增长69%,城镇下岗职工3584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职工工资总额18889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14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职工平均工资4342元,比上年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7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263元,比上年增长20.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317元。1997年农村居民高档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据调查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7台,洗衣机10台,电冰箱1.5台,摩托车14辆。

社会保险、福利事业得到发展。年末全县有11511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033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1997年,为633人提供了失业救济。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450人。

生态县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成1个生态示范镇,10个生态示范村,并推广无公害水果套袋技术和大棚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997年,投入资金15万元,完成了省地控制的四家限期治理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

1997年,全县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39户,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字为快报统计数据。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