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大建设推进年”为抓手,勇于创新,抢抓机遇,全县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加快。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1170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5.6:38.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4%,衣着价格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5.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交通和通讯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0.7%,居住类上涨3.8%。 二、农业 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4.3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7.7亿元,增长10.9%;林业产值1.2亿元,增长5%;牧业产值5.1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0.2亿元,下降4.2%。 全年粮食产量7.8万吨,增产4%。油料产量9083吨,增产3.3%。茶叶总产量7334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24624吨,增产13.2%。水产品产量1606吨,减产0.3%。蔬菜产量128882吨,增产3.8%。 全年共植树造林1013公顷,义务植树33.6万株,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5667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360公顷,育苗面积221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2050千瓦,比上年增长2.8%。农业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分别为2188台和392部,农用运输车1057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804吨,增加6.1%。农药使用量1299吨,增加13.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80吨,增加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18.9%,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工业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有8户,同比增加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3.09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工业增加值12.26亿元,同比增长31.3%;产品销售率为97.8%。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98%。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7亿元,增长40.8%,实现利润3749万元,同比增长8.5%,亏损企业户数18户,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72万元。 2007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789人,建筑业总产值23405万元,增长17.5%,实现利润1005万元,增长17.1%;全员劳动生产率8.39万元/人。房屋施工面积33.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7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9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238万元,同比增长51.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796万元,同比增长34.5%;房地产投资35877万元,同比增长4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304万元,同比增长67.9%,第二产业投资121150万元,同比增长79.2%,第三产业投资222457万元,同比增长33.1%。 2007年全县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35877万元,同比增长47.1%。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3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房地产投资提升了县城品位,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商品房的销售良好,年末空置面积2.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2.1%。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1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县级零售额77827万元,增长19.7%,县以下零售额101314万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9654万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965万元,增长22.4%,其他实现零售额522万元,增长32.2%。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16万美元,下降15%。其中出口总值2169万美元,增长2%。 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新引进内资项目共126个,协议投资26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3亿元,同比增长44.2%,全年利用外资887万美元(含捐赠款),同比增长18.8%。 旅游经济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以资源整合和创新营销为抓手,继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之后,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顺利通过4A景区评估验收,获得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称号。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142.9%;旅游人数为2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2%。其中入境接待10.7万人次,同比增长46.7%,外汇收入1639.8万美元,同比增长398.4%。 六、财政、金融 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8419万元,同比增长55.4%。其中,国税收入9813万元,同比增长34.8%,地税收入9321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30万元,同比增长23%。在财政收入构成中,税收收入20427万元,同比增长24.7%,占一般预算收入73.7%。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117万元,同比增长26.1%。一般公共服务10162万元,教育支出122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2091万元,科学技术713万元,卫生经费支出4401万元,环境保护1133万元,交通运输4016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2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7.6亿元,同比增长1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4亿元,同比增长24%。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随着“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我县涌现出了金马等十七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家: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1家。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个。全县专利申请受理数4项,专利授权数2项。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百翼公司的粉状SBC造纸专用施胶剂)。歙县被评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07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8.63%,小学入学率99.64%,初中入学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3.4%。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788人,下降3%。其中:普通中学30617人,增长1.7%;职业中学5008人,增长18.4%;小学24569人,下降17.5%。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725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969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225人。普通中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数789人。普通中学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17.7人。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