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龙游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龙游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开放兴县”战略,努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效益质量继续改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16.8%和12.3%,“十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5.2%、17.0%和14.5%。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58.2%和33.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5.4:47.1:37.5和2000年的21.1:46.2:32.7变化为14.8:48.2:37.0。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12426元,合1540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9%。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2.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5.5万人,增加1.38万人。全县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要素制约、环境压力和市场约束日益突出;工业企业增效的难度加大,对财政的支撑作用尚未凸现,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弱,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尤其缺乏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十五”时期年均增长5.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0.01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34万亩,增长1.2%;油料播种面积9.45万亩,增长6.1%;棉花播种面积0.83万亩,减少2.1%;果用瓜种植面积0.77万亩,减少4.5%;蔬菜种植面积5.58万亩,增长4.1%;花卉苗木面积0.38万亩,增长10.5%。粮经面积比例由上年的72.1:27.9调整到71.9:28.1。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8.89万吨(见下表),比上年下降0.4%,“十五”期间年均下降1.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57万亩,比上年减少30.3%;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0.21万亩,增长106.0%;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9.97万亩,零星植树61.5万株。林产品中,竹笋干、板栗、油茶籽产量为3120吨、800吨和18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9倍、28.2%和52.8%。木材采伐量1.3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4.0%,竹材产量935万根,比上年增长8.7%。 全年肉、蛋、奶产量为35018吨、9782吨和6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4.5%和1.5倍。全县生猪饲养量84.39万头,其中出栏46.81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1.0%,家禽出栏192.1万只,增长12.8%。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0020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养殖产量9840吨,捕捞产量180吨。珍珠产量10200公斤,比上年减少2.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4万亩,年末分别达33.26万亩和22.1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01076千瓦,比上年增长28.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6.4%,拉动整个GDP增长6.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1%。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0.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6.6亿元,增长24.51%,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在规模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产值26.12亿元,占56.1%;轻工业产值20.48亿元,占43.9%。主导产业中化工行业产值7.19亿元,增长22.8%;水泥行业产值5.77亿元,增长27.6%;造纸行业产值5.53亿元,增长21.3%。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18亿元,增长21.2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2.07%,各种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列入考核的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208.28分,比上年提高18.2分。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47%,其中利润总额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1.15%,“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5.14%和36.8%。工业用电量4903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3%。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1家,从业人员0.53万人;全年施工面积87.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0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95万平方米,增加3.2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增幅比上年回落29.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44.4%。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增幅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第二产业投资15.90亿元,下降5.17%;第三产业投资20.27亿元,增长48.6%。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147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1个,增加22个。110千伏湖镇变、新区变和铁路新客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如期完工,青龙山水泥、华邦纸业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实验小学迁建工程、新客运北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铁路地方配套工程、杭新景高速公路龙游段、龙丽高速、沐尘水库芝溪家园、小溪滩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累计完成投资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15%,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1.72亿元,增3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25亿元,增长2.8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2亿元,增长24.0%。工业投资项目扎实推进,工业投资额15.73亿元,增长1.8%,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完成投资3.44亿元和1.9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21.9%和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