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兴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6 湖州市长兴县统计局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年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0多次,参加总人数达9万多人次,全县体育人口达41%以上。竞技体育成绩喜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7.5枚金牌;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我县体育代表团以137.5枚金牌、2833分的团体总分名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双第一。2006年全县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1条、篮球架33副、室内外乒乓球桌57副,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民群众健身锻炼的条件。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的总体要求下,全面深化和完善长兴的规划实施、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和产业发展格局。2006年全年市政建设投入9.1亿元,比上年增长65.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5平方公里,建成区内集聚人口20万人,城市框架面积拉开至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2%。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长度115公里,增长5.5%;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面积329万平方米,增长5.8%。全年供水总量0.24亿吨,增长18.6%。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6587万吨,增长25.3%。现有公园8个,园林绿地面积927公顷,增长10.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66公顷,增长10.4%,绿化覆盖率4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1平方米。目前已荣获全国卫生城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等桂冠。

环保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全县污染治理完成投资3.49亿元,其中废气治理3.22亿元(其中电厂脱硫工程投入约3亿元),废水治理0.27亿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319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1263万吨,达标率达95.8%;工业粉尘排放量20947吨,减少5.9%;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24万吨,减少2.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19.61万吨,增长42.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52.1万吨,增长1.4%;生活污水排放量1244万吨,生活污水处理量1327万吨;中心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0.3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合理控制。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1.64万人,比上年减少2276人,下降3.7‰。其中男性31.52万人,女性30.12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5.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050人,出生率为8.18‰;死亡人口3757人,死亡率6.08‰;自然增长1293人,自然增长率2.1‰;迁入人数合计7526人,迁出人数合计11095人,机械减少3569人。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实行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共计2295家,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75102人,参保人数比上年增加426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60054人,增长17.6%;参加工伤保险36982人,增长18.2%;参加生育保险29940人,增长16.3%;2006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2.65万人,参与率92.44%,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164家。全县各级共有福利机构19个,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到1570张,比上年增长4%;乡镇敬老院15个,拥有床位1168张,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95.8%以上。全年民政事业费支出4958万元。城镇居民得最低生活保障费平均人数1715人,农村居民得最低生活保障费平均人数8135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收支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8元,比上年增长12.8%,人均消费性支出10290元,增长1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1.29平方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52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78元,增长12.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02%,人均居住使用面积50平方米。全县拥有私人轿车5958辆,比上年增长36.0%。每百户居民拥有私人汽车6辆,拥有移动电话155台,每百户城镇、农村居民中分别拥有电脑56.7台和2.2台。

说明: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