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兴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五大战略”,以提升长兴区域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结构调整、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势头,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各项发展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和各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为可比价增速,扣除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92.84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53.68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1.4∶54.4∶34.2调整为9.9∶57.1∶33.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331元,超3300美元,比上年增长15.6%。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分别居56位和62位。 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全面实施。建立健全各级劳动服务机构,2006年新增就业8704人,完成再就业培训2139人,完成再就业3812人;年末全县登记失业人员2176人,其中女性125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全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236人次,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8.96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上年的72%提高到75.5%。 宏观经济效益继续上升。2006年全县经济密度从2005年的947万元/平方公里提高到1137万元/平方公里。以增加值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4.1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第一产业1.69万元/人;第二产业5.76万元/人;第三产业4.04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51万元/人,增长26.4%。 二、农业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农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5.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37万公顷,增长3.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8万公顷。农业“510”工程快速推进,年末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5.84万亩,比上年增加5.78万亩。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5个,新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1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总面积3.99万亩。荣获省农博会金奖10个、优质奖5个,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市级名牌农产品3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农产品名称 单 位 2006年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吨 282544 7.9 #稻 谷 吨 246544 2.3 油料作物 吨 40895 -5.6 #油菜籽 吨 40234 -5.7 蔬 菜 吨 294596 2.7 水 果 吨 164430 8.1 禽 蛋 吨 11863 28 肉 类 吨 32920 8.9 牛 奶 吨 6400 -17.9 水 产 品 吨 33926 4.4 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2006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5%。全年完成土石方412万立方米,河道清淤整治550公里,泵站维修改造86座,渠道衬封105.2公里。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6.6万kw,每百亩耕地农机动力数68.8kw,机收率达到80.1%。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1878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8.15亿元,增长28.9%;产销衔接良好,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5.13亿元,增长30.1%,产销率达到98.73%,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3.23亿元,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22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达到415家,比上年增加45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年 比上年 +、-% 发 电 量 亿千瓦时 102 44.2 丝 织 品 亿 米 11 9.5 服 装 万 件 1550 30.5 水泥熟料 万 吨 1200 21.3 水 泥 万 吨 431 -6.6 耐火材料制品 万 吨 31 6.4 起重设备 万 吨 5 7.4 蓄 电 池 亿伏安时 626 80.5 空 调 万 台 19 44.5 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全县工业企业中“亿千”企业达到35家,年销售收入超5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1家。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十一项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272.51分,比上年提高36.18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完成利税总额28.52亿元,增长35.9%;完成利润总额15.98亿元,增长44.9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21.91%,比上年提高3.13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9.15%。 建筑业迅速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8.85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88.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县完成工业性投入58.83亿元,增长7.3%,其中县属工业性投入完成54.38亿元,增长27.7%。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42亿元,增长72.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9.0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5.32亿元,增长30.5%。限额以上投资完成97.56亿元,增长17.3%。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7亿元,增长1.9%。限额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55亿元,其中水利环境投资8.64亿元,电力燃气供水投资8.66亿元,交通运输投资7.68亿元,教育设施投资0.4亿元,卫生设施投资0.92亿元。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4亿元,比上年下降9.8%;本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80.46万平方米,增长1.6%;商品房竣工面积59.32万平方米,增长1.1%;商品房销售面积62.53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商品房销售总额19.27亿元,增长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