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连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6年,连云区积极抢抓全市战略重心东移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三大任务,重点突出“一区三线六大组团”和招商引资两条工作主线,自加压力,排难奋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十一五”首战全胜。 一、综 合 经济建设呈现又好又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7亿元,较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9:36.1:48.0调整为14.3:37.3:48.4,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1.2个和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8.9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2.6%,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全区实现增加值14.54亿元,增长23.6%,增幅高于GDP6.4个百分点。全区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259元,增长17.9%。 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突出。在经济工作上按照“一体两翼”战略规划,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海滨旅游、房地产等优势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在城市建设上牢固确立规划龙头地位,在投入1.1亿元完成东哨西墅北崮山片区控规等17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重点启动了三线改造和六大组团开发工程,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在社会事业上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工作措施上坚持解放思想,通过市场运作借助外力汇聚发展要素;坚持务实苦干,用敢打必胜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园区建设突飞猛进,旅游经济提档升温,结构调整和联动帮扶带动了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在不断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各项社会事业在整体推进中实现协调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总量偏小;新上工业项目数量不多,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尚未确立;镇村经济比较薄弱,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还不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农 业 以浅海养殖和特色种植为重点的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49亿元,增长6.8%,其中渔业产值4.62亿元,增长7.0%;农林牧产值0.85亿元,增长4.2%。全区粮食总产量0.40万吨,水产品产量6.02万吨,增长3.3%。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浅海养殖和特色种植为重点,积极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在稳步减少捕捞船只的同时,新增紫菜养殖2万亩、海珍品养殖3000亩、贝类养殖3000亩。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花卉、牛心柿等特色种植。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0.89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5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76千公顷,较上年增加了0.03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0.16千公顷;油料、蔬菜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0.15千公顷。 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东陬山路等16条56.2公里农村公路,疏浚、整治河道36条,改造塘坝7座,实施农村改厕100座。推进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以园区开发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持续攀升。全面启动板桥工业园开发,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建设了“两横五纵”17.5公里道路,抛填10000亩,水、电等配套设施快速推进,亿鑫源矿山机械等7个项目即将开工。积极推进云山中小企业园和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园建设,抛填1700亩,金喜食品等14个项目开工,华达防水建材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连云开发区顺利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园区开发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8.92亿元,增长21.2%。实现全部工业产值34.75亿元,增长19.3%。其中规模工业现价产值15.47亿元,增长33.1%。规模工业中,股份合作企业工业产值为1.06亿元,增长8.3%;股份制企业工业产值为8.02亿元,增长58.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值为4.94亿元,增长10.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产值1.08亿元,增长42.4%;私营企业工业产值6.89亿元,增长68.5%。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90亿元,增长32.6%;利税总额11501万元,增长30.9%;利润总额7514万元,增长29.2%;全区46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了赢利。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9.3%,较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用电量2482万千瓦时,增长15.6%。 建筑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全区在统的1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10.16亿元(不含国外施工产值),竣工产值8.1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98.81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达66.69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7919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2.62亿元,增长43.5%。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76亿元,增长55.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52亿元,占全区总投资的59.8%,增长32.9%,二产和三产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五、旅游、房地产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了连岛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了黄窝景区、云山大沙涧景区规划,改造黄窝景区水系和山林景观,与凤凰卫视、扬子晚报等强势媒体合作,成功举办连云港之夏等旅游节庆活动,上海、苏南和周边城市等重点客源市场高位攀升,全年共接待游客302万人次,旅游收入15.1亿元。 房地产开发势头迅猛。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7.27亿元,增长36.4%;施工房屋面积86.27万平方米,增长61.7%;其中住宅面积53.22万平方米,增长37.3%;竣工房屋面积完成20.55万平方米,增长24.6%。全区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收入7.61亿元,实现利润1.59亿元,上缴税收0.77亿元。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增长19.9%。房地产开发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开竣工面积均创历史之最。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蓬勃发展。随着“旅游兴区”战略的实施,带动全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在较高的发展平台上依然增势不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3亿元,增长12.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99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