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临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临江。瞄准富民强市的目标,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务实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476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99万元,增长2.6%,占GDP的1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60万元,增长20.5%,占GDP的44.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17万元,增长27.4%,占GDP的4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090元,增长27.5%。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财力增加,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0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072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63528万元,比上年增长26.9%。 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5662个,新增就业人数528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92人,劳务输出23215人。2007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5920人,比上年下降3.8%,其中:在岗职工14529人,下降1.6%。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为1883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4.38%。 二、农 业 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239万元 ,可比增长5.1%。其中:种植业产值33514万元,增长1.6%;畜牧业总产值21768万元,增长20.3%;林业产值16519万元,下降4.1%;渔业产值2073万元,下降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5万元,与上年持平。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263公顷,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41983吨,减产3.3%。玉米总产量32145吨,减产5.3%:豆类总产量6697吨,增产9.7% 全年耕地面积8984公顷,比上年增长3.4%,肉类总产量14122吨,比上年下降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98亿元,比上年增长4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5.7亿元,增长28.6%。按行业类型划分:全市完成轻工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22.4%;重工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29%。 全年刨花板产量5.7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发电量11142万千瓦小时,增长13.1%;中成药152吨,增长29%;生铁8.76万吨,增长86.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165万元,是去年的3.6倍。 建筑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161万元,比上年增长80.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96658万元,比上年增长52.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1503万元,增长141.6%。 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1198万元,增长114.2%,第二产业投资241393万元,增长138.1%,第三产业投资75570万元,下降1.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8%。商品房竣工面积31530平方米,下降7%,商品房销售额812万元,下降61.1%。 总投资2.9亿元的沈长公路临江至老岭二级公路现已完成投资1.5亿元,完成工程量的52%。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全年引进域外到位资金10亿元,是去年的2.1倍,其中:省外(国内)资金4.06亿元,增长27.9%。全年实际到位国外资金4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2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665万元,增长16.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82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9110万元,增长26.3%。 六、对外经济贸易 据临江海关统计,全年临江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1%。其中:出口491万美元,增长77.4%进口1244万美元,增长60.7%。对外贸易逆差753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40.8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铁路货运量49.8万吨,下降6%;公路货运量191万吨,增长13%。全年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47.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2%。其中:铁路客运量7.2万人次,下降39%,公路客运量340万人次,下降5%。 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达到41912部,(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增加6571部;移动电话达到7.4万部,比上年增加6000部。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6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6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 5977户,比上年增加2080户。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2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8.2亿元,增长4.4%。各项贷款余额15.6亿元,增长46.9%。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42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41万元;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364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2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997万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335万元;寿险业务给付3460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202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承担了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4项,全年争取国家、省科技资金无偿资助279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39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35万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93%。 全市有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9116人,专任教师663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557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68所,在校学生7858人,专任教师864人。 十、文化、卫生 全市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座,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7.16%和96.61%。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57316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 全市有卫生机构131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机构人员1326人,其中:医生524人。共有卫生机构床位899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市公安局统计)为175823人。其中:农业人口65760人;非农业人口110063人。全年出生人口1095人,出生率6.2‰;死亡人口679人,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