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通化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5 通化市通化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突出抓工业提速增效,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经济结构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多项经济指标创出历史新高,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创“十大”历史新高:

1、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亿元大关,达到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2、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0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3亿元,达到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亿元,达到42.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亿元,达到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0%。

6、对外贸易突破4000万美元,达到468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0%。

7、医疗保障三项工作创最好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12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4124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370人,三项占全县总人数的76.7%。

8、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突破1.4万元,达到14018元,比上年增长19.68%。

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239元,比上年增长17.73%。

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42%,实现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

一、综合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53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2%,增速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前移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63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203492万元,增长40.3%;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95万元,增长55.6%。人均GDP达到15342元,比上年增长36.9%。在通化市五个县(市)排名第二,比上年前移一位。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6.0:56.1:27.9调整为2007年12.54:54.21:33.2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3%;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9.49%;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54%,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作用明显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

指标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375350 37.2

第一产业 47063 -4.6

第二产业 203492 40.3

工业 145002 39.8

建筑业 58490 41.5

第三产业 124795 55.6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9698 40.2

批发和零售业 14349 34.6

住宿和餐饮业 16151 122.9

金融保险业 8652 52.7

房地产业 10235 46.8

其它服务业 55710 56.6

财政收入跨入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40877万元,比上年增收8711万元,增长27.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全年财政支出557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劳动就业平稳发展,从业人员略有下降。年末全县乡及乡以上从业人员21681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在岗职工21377人,比上年下降3.4%。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951个,城镇新增就业4935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9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以内。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粮食产量略有下降。2007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但由于遭遇罕见的夏伏连旱和局部风灾,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5306吨,比上年减产4246吨,下降3.04%。

耕地面积略有减少,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县耕地面积26393公顷,比上年减少610公顷,下降2.3%,主要是修高速公路占地所致。农作物播种面积30972公顷,比上年增加1410公顷,增长4.8%。水稻、玉米等优质高产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084公顷,增长11.2%;全县有20万亩玉米、10万亩水稻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畜牧业复苏态势缓慢,呈现下降趋势。全年肉类总产量7125吨,减产721吨,下降9.2%,其中猪、羊肉产量分别下降12.2%、和7.3%;牛肉产量增长2.9%;鲜蛋产量3174吨,增长6.7%。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新建成农村水泥公路159公里,桥涵78座;修建边沟5.1万延长米,一体化围墙6万延长米,安装路灯881盏;建设沼气池1150户;争取农机购机补贴100万元,全县劳务输出32267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4500万元。

林业水利建设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6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569公顷,比上年下降31.0%。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0亩。绿化补植48.0公里,堤前栽柳74.4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继续实施“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环境兴县”的战略。突出抓工业提速增效,工业生产再创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3082万元,同比增长39.2%;工业增加值113014万元,同比增长33.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8656万元,增长21.0%;产品产销率达到95.34%,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9797万元,增长59.1%。其中:实现利润31376万元,增长26.6%;实现税金18421万元,增长24.3%。

以通化吉恩镍业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四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6783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占规模以上销售收入的90.7%;实现利润总额30466万元,比上年增长81.3%,占规模以上利润总额的97.1%。其中:医药、矿产、化工建材、食品的产值分别是110683、99777、39707、16616万元;销售收入分别是79931、69458、34554、14380万元;利润分别是11806、16973、1020、667万元。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0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68.1%;竣工产值10100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作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又有较大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186万元,比上年增长6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834万元,比上年增长48.9%;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3455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4795万元,比上年增长2.9倍。2007年共实施重点项目38项,完成投资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