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公主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9%,拉动其增长4.3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贸易有新的突破。2007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44万美元,同比增长38.8%。其中,进口总额为489万美元,出口总额为155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8%和16.5%。全市共有外贸出口企业26户,其中新增12户。在全部进出口企业中,黄龙公司仍为第一大户,出口交货值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84%。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1332万元,同比增长25.5%。首超GDP增速。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89万元,增长25%;在全部财政收入中,财政部门完成9227万元,国税部门完成25417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6688万元;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支出为115999万元,同比增长31.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1786万元,同比增长23.1%。科学技术事业费支出249万元,同比增长25.9%;文化、体育费支出1452万元,同比增长24.8%。社会保障和就业费支出36618万元,同比增长52.7%。医疗卫生事业费支出2471万元,同比增长41.1%。农林水事务支出14776万元,同比增长14.6%;可以看出,各项重点支出是得到保证的。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14382万元,增长5.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680467万元,企业存款为83387.8万元,机关团体存款为32769万元,财政部门存款为2102万元,全年各项贷款余额为549050万元,下降2.4%。其中,农业贷款为118446万元,工业贷款为38032万元,商业贷款为249792万元。 全市有各类保险机构1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68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3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7.4%;当赔款给付支出6174万元。其中:财产险支出为3786万元,人身险为2388万元。 教育与科学技术 全力发展教育事业,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全年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1786万元,补助经费发放3011万元。有76076人享受免收学杂费、15066名家庭困难学生享受免收教科书待遇。投资2227万元新建和修缮校舍35729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到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71所。在校学生112259人。其中:高中生23312人,初中生37806人,毕业生43305人,招生数30811人。有教职工12359人,其中,专任教师9049人。 在普通类教育中,有中学57所,在校学生58658人,教职工5141人;有小学341所,在校学生48127人,教职工26340人。 在其他类教育中,有职业高中5所,在校学生2460人,教职工2235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人,教职工240人;有幼儿园66所,在校学生2973人,教职工25人;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教职工210人。 “科技兴市”战略继续实施。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249万元,引进、推广科技成果9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 注重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竞争优势增强。到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61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9847人。全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0530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除有专业的艺术表演团体、戏剧创作室外,还有电影公司、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及文物管理所等。乡镇有广播站22个,国办文化站16个。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达7.1万户,入户率达22%。其中,城区4.3万户,农村2.8万户。另,数字电视入户为3.3万户。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8%。 卫生工作全面加强。全市有卫生机构43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站、采血站各1个。有医疗床位2635张。卫生技术人员有3176人,执业医师130人。年内又投资1500万元,增添设备、购置器材,基本形成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的医疗网络。 农村卫生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共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87个。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深入人心,农民参合率为69.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非从业人员参保人数为90253人,占总数的42.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为44600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为25072人。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2007年,市里投资1860万元、拥有7370平方米的体育中心综合楼落成。该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充分满足了市一级举办各类型运动会的需求,也为群众体育锻炼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场地。另外,全市还有其他健身广场、运动场等70余个。全年举行一定规模的体育运动会6次、举行千人以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5次、各类小型体育活动40余次。市里有体育人口14.2人,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8%以上。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继续落实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成果得以巩固。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69104人,比上年增加11050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2765人,出生率为8.95‰(计生局提供),比上年降低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425人,死亡率为3.2‰;人口自然增长率4.81‰(计生局提供),比上年下降0.23个千分点。 全部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329740人,女性人口为528038人。 城乡居民生活越来越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据调查,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23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621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1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9.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8%。分别比去年上升了0.53个百分点和下降1.14个百分点。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装修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增加1.1和1平方米。并且户均装修费用占到房屋价值的20%以上。 全年职工人数有所减少,平均工资提高很快。全市有从业人员45899人,在岗职工45583人。职工工资总额62231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597元,比上年增加2066元,增长17.9%。 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保障覆盖范围扩大。截止年底,全市养老参保人数为72354人,比上年增加514人。其中,参保职工为5084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为2151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5623人。 全面实施低保、养老救助工程。全市有26108人纳入农村低保,19662人享受城市低保。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140万元,失业金548万元,养老金23000万元,发放率为100%。 着力关注民生,办好社会福利。全市有社区服务设施45个,各类社会福利企业8家,福利事业单位2家,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765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