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桦甸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5 吉林市桦甸市统计局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到2006年,全市有普通中学25个,小学113个。全市专任教师3946人。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生数分别为3.2万和2.8万人。学龄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和高中升学率为74%和78%。巩固“普九”成果,中小学流失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毕业生巩固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处于地区前列。桦甸四中评为省示范高中,实验幼儿园评为省示范幼儿园,桦树中学评为省农村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桦甸一中和八中评为省督导评估一级学校。

科技投入有所增加,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拥有市级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个数5个。全年争取各类科技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3项,引进资金278万元。

九、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乡镇(含街道)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我市金沙乡密胜村视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同时,成功承办白桦节开幕式演出及群众艺术周。成功主办东北亚旧石器国际论坛和全国俱乐部钓鱼联赛。市歌舞团首次参加央视一台春节晚会并连续十年参加央视戏曲联欢晚会。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群众体育事业业绩突出。积极备战并参加省“十五运”的摔跤、柔道、跆拳道项目比赛,获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1枚的好成绩。

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47%。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0.91%。城区现有有线电视用户2.7万户以上,可以收看到51套有线电视节目,频道转播量为全省县级之首。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病床实有床位1334张;卫生技术人员168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15人,注册护士587人, 2006年,市医院17380平方米住院楼竣工,在服务水平上处于省县级医院的领先水平。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45.5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776人,出生率8.30‰;死亡人口1622人,死亡率3.57‰;全年自然增长率为4.73‰;计划生育率达9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1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645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24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3.6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6平方米。全市自来水供应总量672万吨,增长3.5%,自来水用水人口10万人,增长3.1%。全市园林管理单位园林绿地面积3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6公顷,增长12.2%,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03万人(含退休人员)。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5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达812张。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5处。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常用耕地80106公顷。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阶段性遏止,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稳定。取缔分散供热锅炉18户,相继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矿产资源及三湖生态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年共依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6起,收缴罚款74.8万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50吨/日;工业固定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0.13%。

注:

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统计数;

2、本公报部门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提供;

3、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及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