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桦甸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5 吉林市桦甸市统计局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破难攻坚、加快发展,战胜“非典”,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实力: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2003年全市实现GDP(现价,下同)7201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2%,人均达到16005元,比上年增21.1%,按当前汇率计算折1930多美元。

产业结构: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8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677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4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三次产业比重为20.6%:44.0%:35.4%,第二产业比2003年上升1.7个百分点。

二大需求:二大需求共同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较快增长,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7.96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15亿元,比上年增长74.1%。消费领域热点进一步突出,主要消费点在通讯、交通、住房等领域,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市的零售额实现11.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6.7%。

财政收支:2003年,全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1433万元,比上年增长23.66%,财政支出3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全年完成各项税收18991万元,增长17、89%。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回升比较明显,尤其是进入年末,居民消费品中粮油和燃料的价格有较快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 水平比上年增长1.3%,食品类上涨3%,医疗保健品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1.3%,交通通讯类下降1.8%,文化用品类下降1%,衣着类下降0.3%。

金融保险:2003年全市各项金融存款余额为31.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为22.65亿元,为上年的89.5%。全市2003年保险行业继续得到发展,全年保费收入达7065万元,已决赔付款达2060万元,比上年增长47.1%。

城乡建设:启动了总投资达1.1亿元的清水绿堤这个我市历史上较大的城市建设巨大民心工程,新建9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完成1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新建和扩建教育基础设施工程16项、4万平方米、投资2800多亿元;年内开工建成省、县、乡三级公路394公里、总投资将达3.9亿元。

改革开放:理顺城市管理体制34个小社区调整为9大社区;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产权改革顺利实施;农村广播文化机构职能设置得到调整;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配套改革稳步开展。

招商引资:大力开展项目年活动,全年完成 招商引资1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60%;组建大项目办和百人招商团,进一步运行好经济开发区机制和更加完善其管理体制;经过艰苦攻关招商,我市油页岩投资主体已经确定;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73个,完成1000万元以上投资30个;完成 招商引资项目包装101个。

主要问题: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主导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小,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在社会事业方面,就业再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

二、主要行业

农业: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发展多种经营和畜牧业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农户产业化经营进程,放活土地流转,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和农业科技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畜牧业产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多种经营产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市投入化肥共4.88万吨,农膜389吨,农药634吨。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较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如下:

品名           年产量        单位        为上年%

粮食          269530         吨            103.9

肉类           97141         吨            122.3

水产品          2900         吨            101.6

蔬菜          226703         吨             93.3

水果            64480         吨           146.8

工业:2003年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开发区建设,通过盘活存量、扩张总量、调整结构,着力振兴产业骨干,提高优势产业产出质量和利税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培育特色工业品牌和突出地方资源优势产品外向营销,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工业经济 效益有所增长 。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全口径)55.1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实现总产值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53123万元,比上年增长6.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情况如下:

品名            年产量              单位          为上年%

铁矿石          512519               吨             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