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突泉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参加的各项比赛中,共获盟级第一名4人,第二名2人。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开展。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保健院1个,结防所1个,防疫站1个,卫校1个,年末各医疗单位拥有病床床位594张,卫生技术人员906人。乡村共设村卫生点168个,占总村数的98%。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环保部门共有21人,环境监察大队1个,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县城12家单位(个人)燃煤超标排放的采暖锅炉进行限期治理,完成治理11家,治理面积达25075平方米。全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全县的集中供热总面积已达37万平方米。全年共整顿各类噪声源42个,加大了噪声环境的整治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县级自然保护区老头山,已晋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万人,占19.7%;乡村人口24.5万人,占80.3%。全年全县出生人口0.3万人,出生率9.8‰,死亡人口0.1万人,死亡率3.3‰;全年净增人口0.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6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8元,比上年增长12.6%。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据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5.41平方米,农村居民居住面积达21.5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8822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1049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1223名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2616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可提供食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332张,收养251人。接收社会捐赠款36.9万元。城镇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居民中有3259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