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继续推进森林立市、工业富市、结构调整、城镇化、开放型招商引资五大重点战略,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测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可比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1亿元,可比增长35.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68亿元,可比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07亿元,可比增长14.5%。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3%、30.8%和42.9%。市场价格总水平呈小幅上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9%,居住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0.1%,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7%,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4.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烟酒及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0.7%。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0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43人;就业与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人数达370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8%。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巩固。进一步扩大了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强化了基金征缴力度,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养老金实际发放6637万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年共为3262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1088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年末全市低保对象77413人,累计发放保障金5279万元。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82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001万元,增长19.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06万元,增收2339万元,增长21.72%。财政支出33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5599万元,增长20.00%。国税收入完成4772万元,同比增收169万元,增幅3.67%;地税收入完成8520万元,同比增收546万元,增幅6.85%。 二、农牧业 今年我市继续实施“由农转牧”战略,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作物总播面积121.72万亩,比上年增加8.4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61.72万亩(含小麦51.55万亩),同比增加13.0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55.06万亩(含油菜52.04万亩,甜菜0.97万亩),同比减少5.42万亩;饲草饲料播种4.94万亩,同比增加0.81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为11.28万吨,比上年增加6.14万吨,增幅达119.46%;单产365斤/亩,比上年增加154斤/亩。其中,小麦总产8.66万吨,比上年增加5.11万吨,增幅达144.07%,小麦单产336斤/亩,增加159斤/亩。油菜籽总产2.67万吨,增加0.75万吨,增幅达38.76%;油菜籽单产103斤/亩,增加35斤/亩。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24055万元,同比增长45.73%。其中,农业产值43235万元,增长86.78%;林业产值45620万元,增长19.38%;牧业产值32188万元,增长50.52%;渔业产值12万元,减少65.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00万元,增长27.82%。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末牲畜总头数21.1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9.61%。其中奶牛4.36万头,增长61.68%;生猪存栏3.93万口,增长37.13%。主要畜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肉总产14293吨,人均占有量71.75斤,增长19.98%;蛋总产5076吨,人均占有量25.48斤,增长40.77%;牛奶产量77216吨,人均占有量387.63斤,增长54.74%。 农牧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20.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0.61%;农用拖拉机4276台,增加42台;农村用电量2039万千瓦小时,增长10.38%。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完成退耕还林0.3万亩,退耕还牧200余亩,落实禁牧5万亩,季节休牧15万亩,草地围栏1.5万亩,规模养殖户发展到834户,义务植树造林80.1万株,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机电井2眼。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地方独立核算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78100.9万元,同比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完成34147.8万元,可比增长27.24%。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92.5万元,同比增长40.52%。产品销售率为98.39%,同比增长1.46个百分点。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截止12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1914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地方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198万元,同比下降14.85%。在地方系统中,基本建设投资20889万元,同比下降32.78%;更新改造投资18674万元,同比增长104.67%;城镇私人建房257万元,同比下降25.51%;房地产开发投资7378万元,同比下降42.37%。全市房屋竣工面积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6万平方米。 四、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运输和通讯条件明显改善。全年铁路货运量1332.6万吨,比上年增长21.6%;货运周转量6474.1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28.3%,铁路客运量26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客运周转量647.7百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5.6%;电信业务总量5437万元(不含移动等),增长8.67%;邮政业务总量1684.3万元,下降9.81%。本地电话用户为93376户。旅游业加快发展。2004年共接待旅游者29.3万人次,同比增长43.63%;旅游业部分收入2603.7万元,同比增长51.4%。 五、商业、招商引资 商品销售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668.9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022.4万元,增长7.6%;餐饮业零售额14825万元,增长39.8%。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297.9万美元,同比增长56.79%。 今年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展优化投资环境活动,逐步形成了思招商、促招商、抓招商的良好氛围。截止12月末,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207个,实际到位资金100699万元,完成年初既定目标的100.7%,同比增长64.54%;其中引进区外资金62516万元,同比增长108.16%。 六、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运行相对平稳,存款规模继续扩大。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7.1亿元,比年初增长9.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2亿元,增长6.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8.9亿元,下降2.9%。银行现金收入147.7亿元,增长39.22%;现金支出152.2亿元,增长38.39%;货币净投放4.5亿元,增长15.71%。保险事业在改革中持续发展。其中,人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5227万元,比上年下降11.71%;办理理赔案件3450件,增长56.82%;理赔金额395.4万元,增长149.62%。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76万元,下降14.9%;办理理赔案件1171件,下降2.74%;理赔金额1018万元,下降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