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汾西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临汾市汾西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共有职业高中3所(其中民办一所),教师进修校1所,单办高中 1 所,完全中学2所(其中民办一所),初中13所(其中民办2所),小学180所。全县高中在校学生2491 人,初中在校学生8412 人,小学在校学生14971  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 。2007年,全县高中招生学生871 人,毕业681人,初中招生学生2137人,毕业2891 人,小学招生学生2097人,毕业2197 人。有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5498 名。

2007年,投资1039万元,建设了8个乡镇文化站、4个乡镇文化广场、53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10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电影放映队1个,电视差转台2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突破 9100 户。

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投资274万元,配备了县医院医疗设备,改造扩建了勍香、佃坪两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了108个村级卫生所升级达标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措合作医疗资金510万元,农民参合率达到83.3%,共有2.3万人报销医药费319.8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农民“看病难”问题。年末,全县不含个体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194个,病床290 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 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4  个,床位160 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177个自然村,全县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0人。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老年门球赛、篮球赛。在县城中心广场隆重举办了“迎奥运双千人健身活动”和老年体育8个项目的比赛。组建15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临汾市体育运动会8个项目的比赛,团体总分和奖牌排队荣获东西山10县第一名。

十、资源和环境

2007年末,全县耕地面积39.2万亩。全年水资源总量  525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72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568.3毫米。

县域环境质量得到优化。我们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开展了生铁、焦化、洗选企业和非法储煤场、实心粘土砖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经营资格洗选企业4家,清理整顿非法储煤场98座,关停取缔了33座小铁厂、2个机焦企业和13家非法粘土砖生产企业。

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县城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为2.8,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72天。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全县人口出生率13.23‰,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6.09‰。2007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141424人,比上年净增857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46054人,乡村人口95370人。城镇化率为32.56 %。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2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544       元,比上年增长19.6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37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5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8元。年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04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 %。

200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20.9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8平方米。整村推进扶贫工程4个村,利用扶贫资金245万元,又有1.5万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2007年末,全县社会保障金的补贴支出5582万元,发放职工失业救济金128万元,发放城市低保 481万元,发放农村低保342万元,为特困生提供入学救助资金 45.77万元,发放社会救灾救济金200万元。2007年末,全县有360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3355 名城镇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1021名离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保险金,56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7695人。全县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3998人,保障农村低保户4017人。

注:1、汾西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集体、私人建房和50万元以下投资。

3、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二 0 0八年 四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