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汾西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临汾市汾西县统计局

汾西县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构想,抓治理整顿,抓规范经营,抓项目建设,抓统筹协调,使县域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出现了全面进步的可喜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测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98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983      万元,  增长19.8  %,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1144万元,增长12.8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1753万元,增长16.5 %。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4.99、65.16 和29.85 。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第二产业拉动 58.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40.61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982元,增长13.55 %。

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6.78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0.97万人,农村从业人员5.81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年实现本地净增就业岗位586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 人,“4050”人员再就业137人,劳务输出5128人,职业培训2676名。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381150亩,比上年增加 150亩,增长0.04 %。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350550亩,比上年增加   150亩;棉花种植面积 300亩,油料种植面积 9300亩,蔬菜种植面积  6300 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42012吨,比上年增长22.4 %, 其中:夏粮产量12001吨,比上年增长8.74 %, 单产达到每公顷1057公斤,秋粮产量   30011   吨,比上年增长 8.74 %,单产达到每公顷  2495   公斤。棉花产量7吨;油料产量274吨,比上年增长2.62%,蔬菜产量7810吨,比上年下降0.03 %,水果产量 762 吨,比上年增长6.87 %。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1200亩,比上年增长6%  。

2006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828吨,比上年下降1.7%;奶类产量50吨;禽蛋产量1425吨,比上年增长4.16%。年末生猪存栏  27097头,比上年增长1.45 %,羊存栏61998只,大牲畜存栏33701  头,比上年增长0.15%。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民营经济发展局统计,全年全县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 49016万元,比上年增长 24.3%,  乡镇企业上缴税金6950万元,   比上年增长25.5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7553万元,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470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6年原煤产量 105.2万吨,洗精煤产量71.61万吨,焦炭产量69.5万吨,铁矿石产量57万吨,生铁产量 43.4万吨。

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8.08%  ,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978万元,实现利税8646万元。

2006年,全县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7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 2.3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16  %。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441万元,比上年增长24.17 %。

2006年,分行业完成投资看,农业完成680万元,采矿业          8850万元,制造业13365万元,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00万元,水利管理业2871万元,交通运输业2195万元,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430万元,教育1630万元,房地产业 14237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1000万元,批发业490万元,文化艺术业1443万元,国家机构2450 万元。

2006年,全年施工房屋面积80037平方米,竣工面积78133  平方米。全县开工项目35个,其中:投产项目33个。

五、能      源

2006年,全县在抓紧抓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实施能源工业向加工转换倾斜的战略。全县能源工业生产一次能源75.14万吨标准煤,生产二次能源158.2 万吨标准煤。

六、交通和邮电

2006年,全县境内省、县、乡、村公路总里程559公里。

2006年,全县公路客运量 1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13 %;客运周转量57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2.77%,全县公路货运量203.8万吨,比上年增长8.87 %;公路货运周转量509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

2006年,全县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20618门,小灵通交换机容量5346门。固定电话16888部,小灵通4260部,移动电话46681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20个和6个居委会,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15.09 部和33.31部,计算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1703户。

七、国内贸易

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1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52 %,其中:县的零售额18066   万元,比上年增长19.43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74%。县以下的零售额11669 万元,比上年增长16.24 %,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6 %。全年全县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5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9.06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26 万元,比上年增长11.99%,其它行业零售额35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5 %。

八、财政、金融

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96 %,一般预算收入4711万元,比上年增长 31.08 %。

2006年,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全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617万元,比年初增加16019万元,增长21.76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325万元,比年初减少317万元,下降2.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2889万元, 比年初增加14690万元,增长25.2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58 万元,比年初减少16380万元,下降65.16 %。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分别137万元、344万元、486 万元。全县累计现金收入174575万元,现金支出168476 万元,货币净投放6308万元,比上年增加14025万元。

九、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2006年,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实施了汾西一中、二中、三中、二完小、勍香中学扩轨扩建和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教育重点工程,公开招聘充实了42名中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