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汾西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汾西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总量两年翻一番,经济上再造一个新汾西的目标,着力构建三大经济板块,全面实施“结构优化、民营经济、城镇扩张、基础建设、科教兴县”五大战略,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580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884万元, 下降18.4 %,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82882万元,增长22.9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036 万元,增长5.8%。 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5.5 、65.9 和28.6 。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第二产业拉动7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29.7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 9005 元,增长15.4 %。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 7.12万人,比上年增长1.8%,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82 万人、1.44 万人、1.86 万人,比例分别为 53.7:20.2 : 26.1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年实现本地净增就业岗位6214 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6 人,“4050”人员再就业138 人,劳务输出5800 人,职业培训 2964 名,技能鉴定 150 人。 二、农 业 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显著。完成了里庄河流域、罗殿河流域、勍香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兴建中小型淤地坝108座,总投资1713万元。30万亩生态林业工程顺利实施,28万亩森林管户责任落实到位,完成人工植苗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增沼气池710户,完成了2953户“一池三改”任务。永刚农场和星鑫兔业公司再创新业,建成了冷冻冷藏、保鲜加工中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企业改制,组建了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年产万吨核桃系列饮品生产线于2005年11月15日投产,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十大龙头企业之一,并得到省委书记张宝顺的充分肯定。 主要农产品产量。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34324 吨,比上年下降38.9%, 其中: 夏粮产量6725吨,比上年下降69.1 %, 单产达到每公顷539 公斤,秋粮产量27599 吨,比上年下降19.8 %,单产达到每公顷2296 公斤。棉花产量7 吨,比上年下降12.5 % ,油料产量267 吨,比上年下降6 %,蔬菜产量7835 吨,比上年下降1.3 %,水果产量713 吨,比上年下降2.6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 23.37 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35 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12.02千公顷。 造林绿化工作继续加强。 2005年,全县退耕还林共完成造林面积 1 万亩。“三北”防护林1万亩,营造经济林1万亩;育苗面积 2000 亩。 2005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877 吨,比上年增长6.2 %;奶类产量15 吨,比上年下降71.2 %;禽蛋产量1368 吨,比上年增长14.4 %。年末生猪存栏26709 头,比上年增长0.6 %,羊存栏61998 只,比上年增长0.2 %,大牲畜存栏33651 头,比上年下降0.1 %。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民营经济发展局统计,全年全县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39433 万元,比上年增长21.95 %, 乡镇企业上缴税金5536万元, 比上年增长24.97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我县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0037 万元,比上年增长23.5 %,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8325万元,比上年增长33.25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5年原煤产量1295000 吨,洗精煤产量 740000 吨,焦炭产量655000吨,铁矿石产量 410000 吨,生铁产量380000 吨。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67% ,比上年下降1.52 %,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045 万元,比上年增长154.85%,实现利税1042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6.18 %。 2005年,全县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 775 万元,比上年增长38.6 %,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15 万元,比上年增长3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2005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63 %。 2005年,分行业完成投资看,农业完成1183 万元,采矿业 1000万元,制造业23550万元,水利管理业2266 万元,交通运输业 3355万元,教育 2000万元,房地产业2030 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3400万元,批发业238万元,文化艺术业597万元,国家机关1005万元。 2005年,全年施工房屋面积76384平方米,竣工面积48257 平方米。全县开工项目29 个,其中:投产项目24个。 五、能 源 2005年,全县在抓紧抓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实施能源工业向加工转换倾斜的战略。全县能源工业生产一次能源 92.5万吨标准煤,生产二次能源152.3 万吨标准煤。 六、交通和邮电 2005年,全县新建、改建公路 55公里,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58 公里,比上年增加 22 公里,增长 4.1 %。 2005年,全县公路客运量71.3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6.3 %;客运周转量3551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7 %,全县公路货运量 187.2万吨,比上年下降22.8%;公路货运周转量3539 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1.8 %。 2005年,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5684 门,比上年增长13.75 %,净增住宅电话用户1233 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20个(撤并后行政村),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 12.66 部,计算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 703 户,比上年增长49.57 %。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5 万元,比上年增长15.32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9 %,其中:县的零售额15196 万元,比上年增长15.74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 %。县以下的零售额10039 万元,比上年增长14.69 %,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 %。全年全县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1211 万元,比上年增长16.69 %,餐饮业零售额3754 万元,比上年增长7.63 %,其它行业零售额270 万元,比上年增长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