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霍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临汾市霍州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在结构优化、消耗降低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956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99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67116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35万元,增长12.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4.1%,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5%,上升0.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15元,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445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01%。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1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1.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9953公顷,下降0.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801公顷,比上年减少2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3公顷,减少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10公顷,增加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27公顷,减少28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小麦种植面积12497公顷,增加1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092公顷,增加1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4803吨,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小麦45073吨,增长37.7%;玉米23734吨,减产32.1%,水果7774吨,增长12.5%。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639吨,比上年增长11.45%,其中猪肉产量3065吨,增长13.43%;牛肉产量78吨,增长18.18%;羊肉产量225吨,下降3.75%,蛋产量195吨,增长10.8%;牛奶产量501吨,增长14.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39095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8200万元,增长5.87%。产品产销率97.81%,下降2.4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增长30.5%,洗煤产量增长2.3%,发电量下降36.6%,焦炭产量下降36.6%,煤气下降69.1%,合成氨下降25.1%。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07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26%,实现利润-19800万元,同比下降97.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6892万元,比上年增长42.3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1534万元,增长133.53%,更新改造投资97468万元,下降41.94%,房地产开发投资15300万元,增长40.35倍。农村集体投资2570万元,下降2.65%。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677.19万吨,比上年增长15.12%,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8.92%万吨,下降43.83%。

全年全市共外运煤炭1409.41万吨,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88.68%,其中:重点煤矿外销原煤331.77万吨,增长35.12%,外销焦炭43.89万吨,下降48.29%,外销焦炭占焦炭产量的比重为97.60%。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7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现增长15.48%,分地域看: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1152万元,同比增长19.02%,市以下的零售额47341万元,增长23.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91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5%,住宿餐饮业34519万元,增长32.54%,其它行业零售额完成2150万元,下降-25.35%。

七、交通、邮电

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22公里,比上年增加102公里,增长11.06%。

全年全市公路完成货物运输量1601万元,增长10.19%;旅客周转量807万人公里,增长3.73%;民用汽车保有量2199辆,比去年增长6.23%。

全年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6517万元,增长21.6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52179部,增加395部,增长0.8%;移动电话用户146731部,新增10681部,增长7.85%;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85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2.96%;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分别达到17.24部和48.43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03774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500万元,增长14.92%。

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9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666万元,增长78.57%,教育支出11119万元,下降4.42%;医疗卫生事业增长3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561万元,增长20.0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2813万元,比年初增加82173万元,增长15.78%,各项贷款余额270378万元,比年初增加2366万元,增长0.9%,全市累计现金收入1530990万元,现金支出1647931万元,货币净投放116941万元,比上年少投放10779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中等专业学校二所,在校学生数1810人,普通中学35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数22527人,比上年减少211人,小学校数145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校数32079人,增加426人。

至2008年秋季,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取暖费分别进行了补助。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剧场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收藏量67千册。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45个(不含诊所和村卫生室),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市医院卫生院床位1450张,卫生技术人员20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师102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6.34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年末全市总人口302962人,比上年增加4293人(公安户籍人口)。据人口抽样调查,全市人口出生率11.22‰,死亡率为6.42‰,自然增长率为4.8‰。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6元,比上年增长14.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554元,增长12.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上年增长10.21%;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19元,增长12.71%。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者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309元,比上年增长9.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5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4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700元,增长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