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阳城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晋城市阳城县统计局

阳城县统计局

2009年3月30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奋勇拼搏,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经济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3%。三次产业比重为3.9:72.3:23.8。人均生产总值24529元,比上年增加3997元,按2008年平均汇率(6.8346)计算,达到3589美元。

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5752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34558人,比上年增长7.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的目标内。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种植业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497公顷,比上年增加305公顷,增长0.7%。粮食总产量158947吨,比上年增加17596吨,增长12.5%。其中夏粮51576吨,比上年增加13106吨,增长34.1%;秋粮107371吨,比上年增加4490吨,增长4.4%。油料总产量1138吨,比上年减12.3%。蔬菜总产量40845吨,比上年增长11.2%。棉花总产量127吨,比上年增9.7%。水果总产量4913吨,比上年增6.0%。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产 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58947 12.5

夏   粮 51576 34.1

秋   粮 107371 4.4

油    料 1138 -12.3

棉    花 127 9.7

蔬    菜 40845 11.2

水    果 4913 6.0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58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68公顷,减69.0%。四旁植树106万株, 增长24.7%。核桃产量687吨,增长6.0%;花椒产量267吨,增长12.0%;山茱萸产量419吨,增长5.0%。

全年完成畜牧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0%,比上年增2个百分点。年末牛存栏13154头,比上年末增长27.4%;猪存栏100149头,比上年末增长43.9%; 羊存栏48518只,比上年末增长36.0%。鸡存栏1642750只,比上年末增长13.9%。全年肉类总产量9716吨,比上年增长32.9%。禽蛋产量14195吨,比上年增长34.8%。牛奶产量260吨,比上年减2.6%。年末全县桑园面积5717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全年蚕茧总产量3601吨,比上年增长5.5%。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917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50757吨,比上年增1.1%。农用薄膜使用量55吨,比上年减2.0%。农业机械总动力35.2万千瓦。全年机耕地面积29615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7629万元,比上年增长57.54%;利税总额2625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8%;实现利润148612万元,比上年增长30.0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8.79%,同比提高33.16个百分点。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0.91%,同比提高2.7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43%,同比下降3.6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66%,同比下降14.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49次,上升0.7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4.12%,同比下降3.7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0797元/人,同比提高58436元/人;产销率99.37%,提高2.05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原煤1232.24万吨,比上年增长15.72%。其中县及县以下原煤产量886.03万吨,比上年增长8.0%。发电量182797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22%。生铁产量5.68万吨,比上年减67.4%。水泥产量90.46万吨,比上年增长8.02%。日用陶瓷12886万件,比上年增5.71%。建筑陶瓷39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51%。铸铁件38603吨,比上年增长12.9%。铵锑炸药8175吨,比上年增长1.1%。

全社会用电量229411万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供电6195万千瓦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2008年产量 2008年比2007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827973 33.22

生铁 万吨 5.68 -67.4

水泥 万吨 90.46 8.02

原煤 万吨 1232.24 15.72

日用陶瓷 万件 12886 5.71

建筑陶瓷 万平方米 3924 11.51

铸铁件 吨 38603 12.9

铵锑炸药 吨 8175 1.1

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1965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营业收入80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际交纳税金52401万元,比上年增长41.8%。乡镇企业总产值929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13亿元, 比上年减19.7%。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建筑施工面积 1681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418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8717万元,比上年减6.9%。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69465万元;农村投资完成6801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239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970万元,比上年减64.8%;第二产业投资250662万元,比上年减21%;第三产业投资190085万元,比上年增长33.8%;

五、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1%。按地区划分,县的零售额102542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县以下零售额63508万元,比上年增长32.4%。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867万元,比上年增长29.4%;餐饮业零售额255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他零售额19960万元,比上年增长60.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年末全县公路密度94.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96%,通班车的村达到95%。年末全县公共汽车运营线路109条。境内铁路全长73公里,有货运专线6条。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130万吨,比上年增长73.8%。公路货物周转量292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1.1%。公路客运量647万人,比上年增长11.9%。公路旅客周转量1992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