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黎城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长治市黎城县统计局

旅游业持续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线路、太行山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的开辟和整合,今年对外旅游的吸引力迅速上升。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75万人次,增长78.6%;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782万元,其中门票收入297万元,增长450%。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72.8万元,增长15%。其中:县级零售额21369.6万元,增长10.8%,县以下的零售额10403.2万元,增长24.7%。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479.7万元,增长13%,餐饮业零售额1153.5万元,下降14%,其它行业零售额1139.6万元,增长442.7%。

对外贸易增速回落。外贸出口创汇555万美元,下降4.3 %。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个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008万元,比上年增长46.6%,增幅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绝对额增收635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701万元,增长17.7%,增收50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7420万元,增长25.5%,增支3545万元,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总支出18238万元,增长 21.0 %,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项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

存款增长势头较猛,贷款投放超历史。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1888万元,比年初增加22342万元,增长20.4%。其中企业存款9181万元,较年初增加2380万元,增长3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0371万元,较年初增加12776万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103364万元,较年初增加21591万元,增长26.4%;比去年多增加6531万元。全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63615万元,现金支出471210万元,收支相抵全年净投放现金7595万元,比上年同期少投放1720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县保费收入2138万元,比上年增长  4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7万元,增长120.5%;人寿险保费收入1311万元,增长14.2%。全年全县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01万元,增长95.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01万元,增长7.9%,人寿险赔款及给付400万元,增长400%。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立项成果列入省级计划2项,市级计划6项。全县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2004年全县被省科技厅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家,年末累计达到4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有新发展。全县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4所,小学202所。全县在校生26296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544人,增长7.6%;初中在校生8652人,下降1.3%;职业中学在校生611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15489人,下降1.1%。幼儿教育、成人各种教育继续发展。年末幼儿园在园幼儿5230人,各类成人技术学校培训结业学员24600人。

文化艺术和电视事业较快发展。1998年以来,一直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43个。全年举办展览1次,广场文化23次,大型节日文艺宣传活动30次。年末电视光缆覆盖率8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7000户。

质量检验等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全年对全县63家工商企业和个体户生产和经销的产(商)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共抽检产(商)品178批次。为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新颁发、换发代码证书203家。

卫生事业健全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进一步健全,整顿和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取缔非法行医9人,取缔非法行医机构9个。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1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0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5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0人,注册护士77人。全县拥有医疗床位399张。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较大加强,成立了黎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5个,床位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00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4年全县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个,全省团体冠军1个,全市冠军4个。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举办各种运动会12次,参加比赛1834人。年末全县等级裁判员4名,体育协会达到10个,老年体育人口超过万人。

九、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

环保事业健康发展。污水处理建设累计投资2000万元。年末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2.93%,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完成100亩植物园的草坪补植。完成井深520米的水源工程及附属配套设施和安装,供水量达2000立方米/日。全年累计监督工程31项,建筑面积84505平方米,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验收竣工房屋面积16101平方米,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县城绿化面积覆盖率36%;街道铺装工程完成13000平方米。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稳步增长。据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总人口158903人。其中城镇人口37221人,乡村人口121682人;男性人口83939人,女性人口74964人;全年全县出生率为10.39 ‰;死亡率为5.83 ‰;自然增长率为4.56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0616元,增加1098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03元,增加327元,增长10.6%。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城镇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人数3363人。5542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8550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3391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离退休人员1179人。保障金足额发放率100%,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县为112名企业下岗职工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255人领到了失业保险金。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收养性的社会福利机构12个,床位115张,收养95人。全县全年受灾面积2880公顷,成灾面积2130公顷,全年发放救灾款40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黎城县统计年鉴(2004)》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统计部门人口抽样数。

来源:黎城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