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郊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区总人口为301399人,比上年增加1146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3189人,人口出生率为10.60‰;死亡人口2043人,死亡率为6.79‰;自然增长率为3.81‰,城镇人口比重82.9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为105.45% (女=100)。 表11 2008年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 末 数 比 重(%) 全区总人口 301399 100.00 其中:城镇 249980 82.94 乡村 51419 17.06 其中:男性 154700 51.33 女性 146699 48.6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3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23元,其中,食品类3426元,衣着类1359元,居住类1272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693元,医疗保健675元,交通通讯792元,文教娱乐服务928元,其它商品和服务2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86元,增长11.5%。在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72元,增长21.46%。其中,食品类增长3.76%,衣着类下降5.75%,居住类增长326.9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增长45.22%,医疗保健下降7.89%,交通通讯增长8.8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下降54.41%,其它商品和服务增长37.18%。城镇占人口20%低收入者收入5994元,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313元,增长23.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6.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4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047元,比上年增长14.39%。 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年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3.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0%,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9.16平方米,增长2.60%。 图7 2004—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 绝对值(万元) 增长% 2004年 4356 14.51 2005年 4653 6.82 2006年 5085 9.27 2007年 5727 12.63 2008年 6386 11.5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48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708人,其中城镇职工865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352人。 全年全区共有2062户、4880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84户、2188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资金1140万元,比上年增长56.38%。 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个,床位55张,收养各类人员33人,综合社区服务中心1个,活动人数30000人次,其中老人9000人次。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建成区面积651公顷(指五镇一乡,下同),房屋建筑面积78.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3.68万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62.49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90.27升,绿化覆盖面积151.66公顷,绿化覆盖率23.3%。道路长度29公里,其中新增5公里,道路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路灯360盏,全年全区环境保护支出3957万元,同比增长25.98%…… 全区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279天。 全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113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3%。 2008年造林面积达到254公顷,林木绿化率12.53%,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190%,全民义务植树64万株,通道绿化65万株,村镇绿化8万株。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零售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