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城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长治市城区统计局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三三”战略,全面建设“三个”长治,加快推进“五区”目标和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市第二

生产总值位于全市第三

职工工资总额位于全市第二

长治市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于全市第一

职工工资总额位于全市第二

一般预算收入位于全市第十

财政总收入位于全市第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于全市第七

一、经济发展

(一)经济总量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7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6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9。72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3。19亿元,增长13。4%。全年人均GDPl9628元,增长11。8%,按年未美元兑人民币17。8087汇率折算,达到2514美元。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 10。2 88。7调整为0。6 26。9 72。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6。7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稳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87448万元,增长19。3%,一般预算收入10902万元,增长36。2%;一般预算支出20555万元,增长25。9%。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教育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增长28。74%、17。66%、238。1%、74。81%和76。97%。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项目31项,总投资14。6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争取上级资金5000余万元,创建了建区以来招商引资的最好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701万元,增长1。3%。其中,农业5818万元,增长2。4%;林业367万元,下降3。9%;畜牧业1485万元,增长8。5%;渔业31万元,增长24%。粮食产量下降1。6%,其中夏粮下降18。7%,秋粮下降0。4%。奶产量2638吨,增长18。3%。禽蛋产量493吨,增长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亿元,增长8。6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3。9亿元,增长8。72%;股份制企业22。4亿元,增长8。51%;私营企业2。1亿元,增长9。2%;外商投资企业2。3亿元,增长13。2%。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总产值8,3亿元,增长11。34%;重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增长8。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1。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亿元,下降5。16%;重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15。9%。

表2:2006年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增加值

120958

11.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38537

6.12

其中:集体企业

757

-6.18

股份制企业

61575

4.63

外资及港澳台企业

6376

9.63

其中:轻工业

20305

-5.16

重工业

100653

15.9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8亿元,增长9。3%,实现利税2。3亿元,增长9。6%,亏损企业18个,亏损额6329万元。

表3:2006年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塑料制品

34722

57.78

改装汽车

76

58.33

交流电动机

千瓦

648840

-7.45

水泥

121777

1.47

乳制品

16314

1.4

采矿设备

4693

74.2

中成药

1373

-0.5

液压元件

14092

-33.51

小麦粉

10431

-26.03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2。28亿元,增长10。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4。79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比重为66。38%。

(四)固定资产与房地产开发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3亿元,增长36。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增长52。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3,63亿元,下降27。2%;第三产业投资22。64亿元,增长79。32%。

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65亿元,增长3。69%。其中,商品房投资7,91亿元,增长6。0%。房屋施工面积154万平方米,增长24。2%;房屋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42万平方米。

(五)消费市场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6亿元,增长2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72亿元,下降3,61%;其他行业零售额2。28亿元,增长9。86%。住房、汽车、旅游、通讯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全年新增星级市场11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07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