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1月28日 2007年是“十一五”至关重要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三城十区”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连续第八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66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43.28亿元,增长1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4%。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34510元,比上年增长14.9%。第二产业与第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6:73.4。 表1: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58.94 12.8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15.66 9.4 工业 12.56 8.0 建筑业 3.1 15.3 第三产业 43.28 1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6 13.2 批发和零售业 11.02 12.5 住宿和餐饮业 2.03 24.6 金融业 4.17 13.2 房地产业 4.13 19.2 其他服务业 15.87 12.9 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6326万元,比上年增长44.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12548万元,比上年增长47.26%;其中实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116万元、7989万元、5228万元和2310万元,分别增长22.37%、53.66%、80.15%和39.32%。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19367万元,增长39.81%。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1%,高于上年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6.8%,低于上年0.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3.2%,高于上年2.2个百分点。 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项 目 2007年 2006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5.1 102.1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2.8 102.9 食 品 113.5 102.8 烟酒及用品 106.0 105.3 衣 着 100.9 102.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6 99.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0 102.6 交通和通信 96.4 99.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2 101.9 居 住 103.7 101.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低于计划调控目标0.2个百分点。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总户数57838户,总人口196605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人,暂住人口4350人。全区人口密度为12144人/平方公里。 人民生活: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75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达到5194元。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2879人、4222人和4102人,参保率分别达到85%、81%和84%。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889户,7118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个。 表3: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变化情况 单位:元/月 项 目 2007年 2006年 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 430 39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98 188 三、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19天,比上年增加4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7.4%,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67.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6.4%。 全区共完成绿化4196853.8平方米,新增1403953.8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9%,比上年提高8.65个百分点。全区总绿地面积3666314.26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2.6%,比上年提高8.54个百分点,新增1389914.26平方米。全区总公共绿地面积1746889平方米,比上年新增114389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9平方米。 安全生产: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煤矿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8.1%。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7.08%,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表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11.75 8.1 轻工业 0.19 -20 重工业 11.56 8.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1.45 5.1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19 5.7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91 -14.0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2 39.3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46 -8.99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8 42.78 表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14375 -14.5 原煤 吨 3300068 2.8 洗煤 吨 1560514 22.4 电解铝 吨 49353 81.9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1%。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城镇投资18.17亿元,增长29.6%;房地产开发投资8.93亿元,增长26.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表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1 28.6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14.6 31.5 按投资类别划分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8.17 29.6 房地产开发投资 8.93 26.8 按三次产业划分(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3.0 3.4 其中:工业 2.9 11.7 第三产业(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24.1 32.6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8.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业分别完成投资7.4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长8.8%和-1.5%。 房地产开发: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10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3%;其中商品住宅64.1万平方米,增长22.3 %。商品房竣工面积39.9万平方米,增长170.1%;其中商品住宅22.4万平方米,增长69.3%。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35.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29.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含现房和期房)10.1亿元,其中商品住宅5.5亿元。商品房空置面积3313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685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2201平方米,减少4797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