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阳泉市城区统计局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管理为重点,以科教兴区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战胜各种困难,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居民生活逐步提高。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质量提高、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初步测算,2002年,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1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增幅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7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5万元,增长9.2%。二产与三产的比重为4.2:95.8。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确定的4个重点调产项目均完成年度目标,其中饮料厂的“维尔康”系列产品项目已经提前投产。所有制结构调整也明显加快,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逐渐提高,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完成4347万元,占区财政总收人的49.39%,同比增长3.59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还不很理想;经济增长的活力仍显不足,制约因素依然较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2年,全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328.5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0.2%。分隶属关系看,区营企业完成2311.1万元,增长9.9%;区营以下企业完成357.4万元,增长3.4%;城镇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完成660万元,增长15.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1829.4万元,增长47.6%;重工业完成839.1万元,下降30.6%。

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57.9万元(现价),销售产值2550.5万元,产品销售率达到96%,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发展不够平衡。工业企业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4种比上年增长,占66.7%。其中增幅较高的有:印刷品增长53.5%;面包增长9.2%;维尔康增长11.3%;电炉顶砖增长15.9%。降幅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分马力电机下降72.1%;家具下降31.8%。

工业整体效益逐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饮料厂)实现销售收入17.6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利税51.4万元,增长11.7%;实现利润0.7万元,比上年增加0.7万元,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帐款净额明显减少。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726万元,比上年增长4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类型完成投资616万元;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10万元,其他经济完成9000万元。分项目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90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026万元,其他投资完成110万元。全区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学生席位1680个。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景观整治共拆除违建24488平方米,乱吊乱挂9500余处,粉饰楼房90栋337380平方米,拆除电杆151根,更新广告牌匾239块;全年新增绿地面积61658平方米;人行便道改造共计35200平方米。

桃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水工部分全面完成。我区治桃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总造价1515万元,坝体砌石4.3万方,机械挖土方21.2万方,回填土11.3万方,滩槽碾压5.98万平方米,外运土方20万方。桃河桥、华盛桥桥基加固浇注混凝土3300方;弯道护底砌石9600方;锁坝砌石560方;排水沟砌砖2544米;南、北两坝勾缝9000平方米;南、北两坝压顶抹灰2600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稳中趋活。2002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由于宏观上国家积极扩大内需、节假日刺激消费,以及微观上商家开展灵活多样的促销活动等有利因素的推动,全区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稳中趋活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6423.5万元,比上年增长7.3%。

五、财政

财政牧人快速增长。2002年,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继续加强财政管理,使财政运行情况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全区财政总收人完成880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89%,高出同期经济增长率6.5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其中,一般预算收人完成4051万元,增长19.22%。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执行595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35%,其中教育事业费执行1587万元,同比增长25.26%。

六、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队伍继续壮大。2002年末,全区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3人,比上年增加124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2002年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等工作。全区科技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0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全年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科研成果奖2项。科技投人逐年增加,科技三项费达到52万元。重点对6个科技项目进行扶持,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研机构改革逐步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已有二十二家企业取得了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年末全区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6686人,专任教师432人;小学校14所,在校生16015人,专任教师757人;全年在园幼儿3938人。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取得新的成绩。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69家;我区在城市广场承办了市人寿保险杯十万人跳绳大赛,四区两县15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举办全民健身活动8次,参加活动人数3000人,其中1000人以上活动二次。通过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体育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40%。年末辖区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个,区直公共图书馆藏书25971册。《今日城区》全年发行量3000份。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医疗水平稳步提高。辖区内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32个,卫生机构12个。医疗机构中医院18个、门诊部1个、卫生所44个、个体诊所48个、社区21个,床位1973张。全区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49人,其中医生1216人,护师、护士937人。全区每千人拥有床位10.6张,群众就医条件和质量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