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房地产业 252750405.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8467-54.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00.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160- 教育 3835091.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7971432.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00-50.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0500-72.0 五、交通运输和国内贸易 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货运量1167万吨,比上年增长8.7%,货物周转量589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9%;客运量64万人,旅客周转量1337万人公里。全区县乡公路通车里程263公里,公路年平均好路率81.9%,年平均养护质量综合值80.5%。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专营店、超市各种业态进一步壮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从行业构成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餐饮业零售额7.1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他行业零售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9.0%。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全年实现零售额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5%。 汽车类、石油类、家电类商品是我区消费品市场的热点。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类和音像制品类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增幅较大。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2007年增长% 销售额零售额销售额零售额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分类合计118908569677618.064.4 食品、饮料、烟酒类6924744952-9.77.0 (1)粮油类14428643726.3-18.5 (2)肉禽蛋类7330733020.432.0 (4)饮料类35183518-24.8-31.0 (5)烟酒类9047904724.638.6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64834648323.075.2 (1)服装类360043600427.886.0 (2)鞋帽类70217021-3.636.8 (3)针、纺织品类3458345847.869.2 化妆品类3977397730.387.7 金银珠宝类6011601156.3185.4 日用品类130711307126.588.8 其中:洗涤用品类7700770012.632.1 儿童玩具类806806-18.3-26.4 五金、电料类20112011-18.2-12.5 体育、娱乐用品类12321232-21.1-16.5 书报杂志类36736772.956.0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8998994.15.7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2744810114117.5143.8 中西药品类950101948427.7153.6 其中:西药类773561008826.4115.5 中草药中成药类17655939633.5213.0 文化办公用品类115911597.040.6 家具类23323328.57.3 通讯器材类546401-43.1312.9 石油及制品类25409911761220.462.0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44624462-14.249.0 汽车类39619633305920.856.2 其他类22422428.3235.0 小店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0亿元,同比增长16.3%。 六、财 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0475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国税完成34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地税完成59503万元,比上年增长45.0%;财政性收入完成6749万元,比上年增长37.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3%。一般预算支出66053万元,比上年增长39.5%。区级支出53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643万元,比上年增长52.7%;教育支出14741万元,比上年增长70.8%;医疗卫生支出2563万元,比上年增长45.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701万元,比上年增长38.1%。 小店区域财政总收入达232730万元,比上年增长43.3%,一般预算收入达92273万元,比上年增长38.8%。 七、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编制完成了31个村的建设规划和41个村的产业规划;完成了汾东新区70平方公里和小店城镇1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亲贤、杨家堡、王村等3个村完成“村改居”挂牌,狄村、黄陵、西吴等9个村的“村改居”工作正积极筹备,21个村的42条脏乱差街巷进行集中整治,基本实现了主干道硬化,街巷绿化、路灯亮化和村容村貌净化。境内城市道路新增机场大道7.8公里,滨河东路南延路段6.06公里。南内环街拓宽改造、小店城镇九条小街巷以及通达西街综合改造全面完成,全长11.6公里的大运公路太小线拓宽项目机场大道以南的部分已经完成,城市道路进一步优化。 全年新增公共绿地94.9公顷,新增居住区绿地4.80公顷、新增单位附属绿地3.75公顷;首次栽植了银杏、白蜡树等品种,增加了铁树、紫薇、榆叶等景观植物和花草,提高了观赏性和绿化品位。新增总面积达5.32万平方米鸣鹂园、玉带园两个游园,滨河东路风景林带建设顺利完工。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03%,绿地率34.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7平方米。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维护、市容环卫等城市管理机制加强,淘汰和取缔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中小企业,创建了1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SO2排放量由2006年的6218吨降至5477吨,下降11.9%;COD排放总量在2006年3685吨的基础上降至3243吨,下降12.0%。 八、科技、教育、体育和文化卫生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科技特派员108人,专家顾问团和科技顾问团专家29人,登记注册的各种专业经济技术服务组织和协会(研究会)发展到26个,省科技厅已认定发证的民营科技企业17家,认定的区外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年 共申报省科技项目24项,市科技计划项目87项。专利申请量达340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46.2%,专利成果转化率达37.0%;实施农业技术承包130项;科技三项费用支出达64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