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太原市小店区统计局

2003年我区消费市场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汽车、电脑、餐饮、超市等各类市场发展加快,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706万元,增幅达29.8%。其中: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7%;集体经济为113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民营经济190002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分行业看,2003年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51458万元,比上年增长27.6%;餐饮业零售额43850万元,比上年增长65.3%;其他行业零售额18398万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9845万元

六、财政

2003年我区财政收入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并实现了较高的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7118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国税15157万元,增长36.4%;地税18110万元,增长35.6%;财政部门收入3851万元,增长21.3%。一般预算收入19264万元,增长39.2%。一般预算支出22882万元,比上年增长33.0%。

七、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区道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完成了亲贤北街亮化、美化工程和小街小巷整治任务;完成了长治路拓宽改造工程;狄村北街东段打通工程等七项道路建设工程及晋阳街排水工程;开通了小杨线城镇段和都乐街;建成了政府广场、凤凰商城健身休闲广场、音乐广场等一批群众性广场;总投资达6200万元。

园林绿化方面,新增居住区绿地23.52公顷、新增单位附属绿地24.4公顷、垂直绿化1万延长米,新建公共绿地28.9公顷;共栽植乔木15.9万株,灌木18.3万株,绿篱52.3万株。城区绿化率达到29.1%,绿地覆盖率达到3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

环境保护方面,全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建设、巩固烟尘控制区38平方公里及6平方公里的清洁燃料区;烟尘排放量由3822吨降至3215吨,比上年削减607吨,下降15.9%;SO2排放量由6781吨降至5749吨,削减1032吨,下降15.2%;工业粉尘年排放量由23吨下降至22吨,削减1吨,下降4.3%;固体废物排放量9996万吨。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科技网络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逐步增大,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区拥有技术交易市场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生产促进中心专家委员会1个,各种专业经济技术服务组织和协会(研究会)已发展到82个,各类科技示范户1430个。在我区注册登记的民营科技企业23家,省科技厅认定发证的7家。全区共建设农业科技园区67个。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2003年全区高考一次性本科达线人数为286人,达线率61.1%;大专以上录取率达到98%;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959人达市重点中学分数线。

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中小学校89所(不含厂企学校)。其中:小学72所,初中14所,高中1所,职中2所,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共有2690人,其中小学1551人,初中937人,普通高中133人,职业高中58人,职业初中11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31人。全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普通高中76.2%、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 91.4%、初中99.6%、小学100.0%、幼儿园100.0%。全区在校学生总数达48589人(不含厂企中小学)。其中:在校小学生31251人,在校初中生14593人,在校高中生2188人,在校职高生557人;全区共有幼儿园115所,幼儿在园人数12323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生合格率均保持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9.8%、巩固率达98.7%;各类有学习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我区文化市场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原则,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歌城9家(含歌厅500多个),网吧130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50家,文艺表演团体23个,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学校13个,图书经营80家,打字复印63家,特别是歌城网吧,经营户和从业人员数均居我省各县区之首,其份额各占太原市总数50%以上。全区现有文化站9个,文化室200多个,组织成立各种文艺演出团体180多个,群众文艺演出人员达5000余人。有线电视联网用户20000多户。全区文化市场已呈现出硬件设施建全完备,文化网络成龙配套,群众文化遍地开花,文艺创作精品纷呈的可喜局面。

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区乡两级医疗机构12个,个体诊所279个,农村卫生所54个,驻地医院15个,驻地企事业卫生所44个,社会办医疗机构8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22所。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153人,其中卫生机构2334人,诊所503人,卫生所、医务室308人,社区卫生服务站8人。住院床位数2372个,千人均床位数4.7个,千人均卫技人员数6.3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2003年末,全区总人口达到500457人,其中户籍人口469552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145260人,非农业人口324292人。全区总人口的出生率8.69‰,比上年下降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1‰,比上年下降1.4个千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75‰,自然增长率为3.12‰。(总人口及其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为抽样调查数,户籍人口及其中农业非农业人口为公安局数)

2003年,我区城镇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349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企业单位人均5599元,比上年下降6.6%,事业单位人均10966元,比上年增长12.6%,机关单位人均13515元,比上年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4358元,比上年增长10.6%。

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2003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已达8469人,比上年增长6.3%,参保率达98.0%;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8420人,比上年增长11.2%,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覆盖率均达100%。全区有6115名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参保率为93.5%;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6050人,比上年增长6.9%,参保率为93.5%。

参加社会统筹离退休人员共计4620人(包括遗属人员),比上年增长1.9%,全年实际支付离退休费2212.33万元,发放率达100%。本年共接收失业人员130人,发放失业救济金58.6万元。2003年末,全区低保对象总数达到4130户,低保人数达9697人,全年共计发放保障金749万元,广大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注: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并发〔2002〕35号)、(并发〔2002〕36号)文件太原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方案,小店区原殷家堡、小马二个村划入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城西、下庄、圪塔营、南畔、南黑窑、杨庄、化章堡七个村划入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