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大城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廊坊市大城县统计局

大城县统计局

(2005年1月18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进位、追赶”目标,扎实苦干,开拓进取,以全县的“八个之最”为载体,全面提速求发展,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911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778万元,同比增长12.9%;第二产业增加值198951万元,同比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131390万元,同比增长1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今年气候风调雨顺,粮食、油料等产量持续增长,棉花喜获大丰收。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财政金融呈健康平稳运行,投资消费需求依然较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二、农业

2004年,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46.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237万元,同比增长36.8%;全年粮食产量161879吨,同比增长15.4%;油料产量2874吨,与上年同期持平;棉花总产量9123吨,同比减少81.3%;干鲜果总产量60258吨,同比增长17.0%;蔬菜产量81438吨,同比增长12.9%。

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达60507万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45.8%,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年末猪、牛、羊存栏分别为880百头、376百头、2602百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8.4%、39.9%;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2004年    比上年±%

猪出栏(百头)      1350       6.6

牛出栏(百头)     370        5.7

羊出栏(百只)     2950       9.1

肉类总产量(吨)    35299      5.0

禽蛋产量(吨)     25021      8.0

水产品产量(吨)    970       持平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  970       持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化总动力574620千瓦,同比增长1.7%,大中型拖拉机188台,小型拖拉机18251台,比上年同期增加663台;农用运输车27882辆,化肥施用量(折纯)10613吨,同比增长10.2%,机电井年末达1766眼,比上年减少359眼。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2221万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839万元,同比增长25.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818万元,同比减少9.4%。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4年实现利税总额13334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利润总额84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5%,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产销衔接水平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9.4%,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1108万元,同比增长19.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284912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内部结构趋于合理。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890万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250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单位完成投资93368万元,同比增长42.9%;其中建设与改造完成投资92798万元。同比增长45.7%。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2004年公路运输行业完成货运量68万吨,比上年增长83.8%;货运周转量745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4.9%;完成客运量85万人,比上年增长112.5%,客运周转量1015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0.5%。

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新发展城乡电话用户12345户,全县电话用户累计达10020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21.9部/百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7部/百人。公众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市话交换全部实现程控化,年末电话交换机已装容量105096门。

六、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977万元,同比增长16.0%。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实现消费品零售额达74570万元,同比增长15.5%,比县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1.7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7万美元,新注册合资企业1个,注册资本28万美元,其中外资1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04年我县实现财政收入      21002万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35万元,同比增长31.5%;财政支出达24616万元,同比增长9.6%。

金融形势良好。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15728万元,比年初增加34689万元,储蓄存款余额达379547万元,比年初增加3105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61179万元,比年初增加13184万元。

九、文教、卫生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民间艺术团体200个,图书馆藏书4万册,电视覆盖率达100%。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数36849人,比上年减少4.3%,小学在校生数43811人,比上年减少14.3%,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2个,床位438张,卫生技术人员974人,全县集体、个体行医机构532个(有执照),行医人员590人,基本保证了人民群众就医的需要。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4年全县总人口达456523人,其中:农业人口409355人,非农业人口47168人;人口出生率9.0 ‰,比上年提高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平稳增高。据抽样调查统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16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54元,同比增长8.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855元,占支配收入的52.5%。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支出6547元,其中消费性支出5692元。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260万元,同比增长12.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700元,同比增长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