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香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香河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乘势而上,率先发展,大力实施特色立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工业强县、项目带动等重大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利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总体上运行良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据测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3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县人均创造地区生产总值29286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第二产业呈刚性支撑,第三产业出现恢复性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6:57.1:28.3调整为13.9:59.5:26.6。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2007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4.4%,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0.6%,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75.8%。 市场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扬。2007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2,畜产品、食用油、燃料、水果价格涨幅较快。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2007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标,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狠抓关于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落实,大力推进“六业富民”工程,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从种植业内部看,以蔬菜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较快,成为种植业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7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总产量20.3万吨,比上年增长1%;蔬菜播种面积20.3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总产量80.7万吨。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2007年,我县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本着政府个人双受益的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8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万亩,成林抚育面积5.2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7.4万亩。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4万亩,鲜果产量2.89万吨,同比增长3.2%。 畜牧、水产业生产平稳发展。2007年我县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等经营模式,使我县的畜牧业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猪出栏(百头) 1211 2.4 牛出栏(百头) 147 1.1 羊出栏(百只) 777 -0.8 肉类总产量(万吨) 2.07 1.8 禽蛋产量(万吨) 3.91 0.2 水产品产量(吨) 2630 2.9 肉鸭出栏(万只) 218 5.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44.4万千瓦,同比增长1.6%,大中型拖拉机723台,农用运输车10435辆,年末实有机电井6522眼,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2500吨,同比增长0.4%。农村用电量13146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5.7%。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各类龙头经营组织销售额57659万元,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销售产值85409万元,特色主导产业3个,龙头企业4个,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我县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刚性支撑作用,围绕“五业强县”工程,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工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7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7%。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增加值2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增长13.3%;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0.6亿元,增长28.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7.89亿元,增长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增长36.1%。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我县工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意识不断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源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消费品生产量有较大增长。2007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塑料制品(吨) 24422 29.2 纸制品(吨) 162216 24.1 非制造布(吨) 3390 27.2 化学纤维(吨) 7220 32.1 成品钢材(吨) 8458 22.5 服装(万件) 57.9 22.1 人造板(立方米) 10779 30.2 供电量(万瓩时) 132371 25.6 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7.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2.0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7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1亿元,同比增长78.8%。从投资结构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1%。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2007年全县施工项目199个,新开工项目157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高投入、强拉动,为我县经济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货运周转量37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8%;客运周转量1129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1%。公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720.9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