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霸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廊坊市霸州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强市、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和谐霸州”的总体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保持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 “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是廊坊市增长速度最快的县(市、区)。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为我市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89.1亿元,增长27.2%,其中工业增加值82.4亿元,增长 29.5%;第三产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31元,比上年增长18.4%。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3%,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2.3%。民营经济实缴税金79659万元,占税收比重达到82.8%。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8888万元,比上年增收33600万元,增长44.6%,增速在廊坊各区市县中名列第一。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637万元,增长31.7%。全年各项税收收入96184万元(国地两税),比上年增收31374万元,增长48.4%。全年财政总支出77497万元,增长35.3%。

二、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618公顷,比上年减少248公顷;棉花播种面积8622公顷,比上年增加821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253公顷,比上年减少54公顷;蔬菜播种面积9880公顷,比上年减少67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33778吨,比上年增加2117吨,增产0.9%;棉花产量9085吨,比上年增加780吨,增产9.4%;油料产量6237吨,比上年减少38吨,减产0.6%;蔬菜产量615524吨,比上年减少40860吨,减产6.2%。

全年肉类总产量26474吨,比上年下降2.3%;禽蛋产量13727吨,比上年增长0.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84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9%。其中农业产值120160万元、林业产值974万元、牧业产值42968万元、渔业产值5599万元。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23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4557万元,增长49.2%。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2933万元,增长63.8%;实现利润总额80642万元,增长98.9%。

列统工业企业92家,主要产品产量:味精15.06万吨,比上年增长38.4%;生铁166.78万吨,比上年增长106.9%;粗钢20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27.1%;钢材543.26万吨,比上年增长58.2%;平板玻璃389.48万重量箱,增长1.6%;电力电缆0.68万千米,增长78.9%;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2.5万对千米,增长3.3%;化学纤维2200吨,下降4.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67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1233万元,增长12.9%,工程结算利润4005万元,增长2.7%,实现利润总额2330万元,增长16%。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9615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45765万元,增长4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3850万元,增长26.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1%;第二产业投资412558万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制造业投资390888万元;第三产业投资3248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5%。

五、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59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市级零售额109023万元,市以下零售额206889万元。按行业类型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61410万元,住宿、餐饮业52596万元,其他行业1906万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49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3.4%。其中,出口总额 126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4%;进口总额22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7%。民营企业出口创汇124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3.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4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8.7%。本年注册三资企业4家,注册资本94万美元,其中外资59万美元。年末实有注册三资企业58家。

六、 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6449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2090万人公里,增长2.4%,完成货运周转量38590万吨公里,增长2.2%。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资1.9亿元,建设农村公路项目45项,122.54公里。在廊坊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霸州至北京943路公交车正式通车。943路公交车的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两地实现旅游资源和消费市场共享夯实了基础,标志着霸州在融入京津一体化发展格局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电信业发展迅速,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3533户,住宅电话13381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500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2722户。

七、 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信贷质量、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人民币)余额为9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5亿元,增长16.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6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3.6亿元,比年初增加8.6亿元。贷款余额5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6亿元,增长27.3%。2006年,全辖累收、累支现金分别完成422.8亿元、43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8.6亿元和37.2亿元,增长7%和9%;纯投放现金16.1亿元,同比多投8.6亿元,增长115%。

全年保费收入15870万元,比上年增长68.4%,赔款金额4531万元,增长185.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1690万元,增长71.6%。

八、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市一中图书楼,四中扩建,东段、老堤小学迁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对农村教师实行交通费补贴,进一步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施特困生救助工程,建立了特困户救助基金和困难学生救助基金,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2006年共救助贫困学生7509名。

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堂二里、霸州镇等卫生院门诊病房楼建设工程,383个村街全部建立了卫生所,达标率95%以上,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7个,实有床位数1374张。卫生技术人员17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2人,注册护士4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