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围场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承德市围场县统计局

十、文艺广播、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县文化馆全年组织彩色周末演出10场,配合县职能部门专场演出17场,文化下乡演出8场;〈〈木兰萨满〉〉节目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演出中获银奖;〈〈阿赫杜导游木兰〉〉节目在市第八届数来宝演出中获“燕赵群星”奖。

广播电视台全年新闻发稿1495条,播出专题片90部,在市电视台发新闻稿248篇,播发专题片50部,在省电视台发稿17篇,播发专题片3部。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比上年增加0.2万户。

职工体育开展的比较普及。全县建有15个体育协会;举办了“地税杯”篮球赛、文体教育系统乒乓球赛和“网通杯”全县职工乒乓球赛,举办了首届“大清猎酒杯”职工登山比赛,参加人数达950余人。农村体育发展迅速,今年新增农村体育设施“百村工程”健身路径10条。

卫生体系日益完备。年末实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46个,实有床位1085张,卫生技术人员1127人,其中医生439人。村级卫生室312个,乡村医生705人。诊所140个,医生150人。

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67067人,参合率80.3%,补偿总人次59882人,补偿总费用1352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62499户,其中乡村户数125837户;总人口526296人,其中男性275015人,女性251281人;农业人口440352人,非农业人口85944人。乡村人口462511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256849人,乡村从业人员237203人。当年累计出生人口6057人,其中男性3149人,女性2908人。人口出生率11.50‰;死亡人数2617人,死亡率4.97‰,人口自然增长率6.53‰。

年末全县职工19830人,增长8.51%;其中在岗职工19367人,增长6.34%。职工工资总额36088万元(含补发上年度工资),增长51.13%,职工平均工资17910元,增长36.9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087元,增长30.51%。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03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8元,增长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5%,下降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9元,增长16.1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58.9元,增长26.7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5%,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显著增强。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098人,共缴纳保险金4043万元,其中当年缴纳1883万元,其余为补缴上年欠款。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635人,缴纳失业保险金621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20902人,缴纳保险金170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得到加强。年末实有耕地总资源71046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2000公顷。

全年环境治理投资3460万元,增长100%,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664万元,增长20%。工业粉尘排放量220吨,下降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74吨,下降4.3%;化学需氧量为5104吨,下降10.2%。

全年市政设施完成投资10964万元,新增固定资产9230万元。道路长度43公里,排水管道长度43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道长度36公里,公共供水总量193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102万立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49公顷。污水排放总量109万立方米,生活垃圾产生量20万吨,生活垃圾清运量10万吨。

注:

1、本公报公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等数据为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可比价,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现价。

4、全县总人口取自公安局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取自计划生育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