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三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 运输邮电业 全社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3667辆,其中大货2748辆,小货2362辆,小客5776辆,大客14辆。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308.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3%;公路货运量3107万吨,货运周转量14065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30.4%。 邮政电信业务较快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收入2701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发送函件1128万件,特快专递11.9万件,报刊534万份;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9028万元,年末交换机已装机容量为13.7万门,其中市话交换机总量为6门;全市固定电话拥有量124541(不含小灵通)部,小灵通用户超过万户,达12496户。 八 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业务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分别为99亿元和7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7.1%和8.4%。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30.7亿元,现金支出24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和24.5%,收支相抵后净投放为17.5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保险公司承保金额为55.8亿元,保费收入1.3亿元,财产险与人寿险的比例为80.2:19.8,已决赔款及给付1812万元。 九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市高考专科以上上线人数为4107人,高考上线率为94.4%,万人上线率为89.3%。全市小学93所,在校学生3.3万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3.8万人;职业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091人。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78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8种,累计达到129种;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4亿元。全年申请专利38件,比上年增长3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工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9.2%。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图书馆图书藏量为10.3万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先后被授予廊坊市第二届青年艺术舞蹈大赛优秀组织工作奖,“和谐廊坊友谊之桥”联谊晚会优秀组织奖。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7个,比上年增加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45人,比上年增加122人;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1986张。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参加廊坊市以上的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22枚,铜牌31枚。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被省,廊坊市体育局先后评为体育总会工作先进单位,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 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户籍人口486202人,比年初增加83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892人,农业人口33231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1.7%和68.3%年内出生人口为5001人,人口出生率为10.38‰;年内死亡人口为2784人,死亡率为5.7810.38‰;自然增长率为4.610.38‰。年内迁入人口为17955人,年内迁出人口为11798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6.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亿元,人均储蓄存款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8274元和28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26.1%,恩格尔系数分别达到32.6%和40.3%,分别比上年下降1.3和1.2个百分点。每百户拥有电脑数分别达到60台和25台。呈现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1.5和36.3平方米。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16341元,比上年增加1861元,增长12.9%。 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