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隆化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3 承德市隆化县统计局

五、商业、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主要特点: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较快,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2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345万元,比上年增长7.5%,二是县城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大于农村,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9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0882万元,比上年增长9.5%。三是城乡集贸市场繁荣,年末城乡集贸市场32个,集市贸易成交总额46663万元。

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全县共引进经济联合技术项目46个,引进县外资金6.1亿元,引进人才511人。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西部交通条件极大改善。韩郭公路蓝旗至郭家屯改建工程正式通车,全长72公里,总投资3.3亿元,全线贯通辐射12个乡镇,县级公路步滦线太平庄至滦平县路面工程竣工,投资额382万元,官十线乡级公路改建工程完工,完成投资100万元,国省干线公路7条,总里程327.81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48公里,全县通油路乡镇25个,全面完成“乡乡通”和“村村通”目标。全年征收养路费1460万元,运管费145万元,客附费78万元,货附费57万元。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9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电信业务总量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县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57197门,年末本地电话用户47859部,住宅电话44715部,小灵通10263部。年末宽带用户3665户,比上年增加1326户。通电话村362个。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4个,联通基站3个。

七。金融和保险业

各项存款贷款稳定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723万元,比年初增加3584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5954万元,比年初增加2798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9918万元,比年初增加31883万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623万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寿险收入3413万元,比上年下降5.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10万元,比上年增长8.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给付191万元,比上年增长25.7%。财产险收入891万元,比上年增长22%,财产险赔付金额505万元,比上年增长35%。

八。科学、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成果。2006年应用省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1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项,实施争取和谋划项目13项,技贸机构和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到46家,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5家,引进县外经济技术项目资金314万元,引进高科技人才35人,组织农民科技培训14.2万人次。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有纯高中1所,一贯制6所,完中5所,初级中学22所,高中在校生7501人,初中在校生17113人。全县有小学285所,专任教师2133人,在校学生30307人,中等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1920人。初中入学率97%,小学入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园率86%。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8%。全年累计投入“两免一补”专项资金370万元,289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

九、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广播事业大力弘扬主旋律。全年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8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0次,首届“鸿泰杯”秧歌大赛25个代表队近千名群众参加比赛。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80万元。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0397户。全县25个乡镇光缆电视全部贯通,实现了与县城连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年投入资金1500万元,信号覆盖率达到9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3%。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30个卫生机构,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5个,实有床位881张,卫生技术人员1285人,其中执业医生452人。县诊所43个,执业医师41人,县社区卫生服务站81个,乡村卫生室234个,乡村医生358人。全县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240279名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67%,共为参合农民核销医药费734万元,38364名农民受益。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组织体育赛事活动16次,县体育中心各个场馆全部开放,年活动量达到21万人次,全县有27个业训网点,参训人员508人,向上级输送优秀体育人才38人,青少年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十、人口、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423277人,其中女性199501人。人口出生率13.9 ‰ ,死亡率4.24‰ ,人口自然增长率9.66‰。

不断加大投入,城镇面貌大为改观,2006年投资1616万元,实施县城道路建设项目,完成“四路五街”绿化工程,县城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26%,投资2056万元的县城中心广场建设项目完工,投资1700万元伊逊河橡胶坝建设顺利完成。实施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12项,总投资3.16亿元,总建筑面积25.7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1.02万平方米,已竣工项目7个。

城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COD排放量0.82万吨/年,烟尘排放量为1.56万吨/年,工业粉尘排放量1.65万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7万吨/年。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662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5809元,比上年增长15.5%,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城镇恩格尔系数31.4%。农村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0元,比上年增长30.5%,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2358人,比上年增加708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8660人,比上年增加2510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149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14人。城镇和农村低保人口12206人,其中城镇低保户2400户,低保人口6206人,实际发放低保金505万元。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据。

2、公报中产值、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格。

3、公报中六、七、八、九、十、十一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