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承德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工业立县、产业富民”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6211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2127万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96064万元,同比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08020万元,同比增长16.7%。人均生产总值为8541元,同比增长18.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7.8:45.8:26.4转变为25.1:48.3:26.6,二产上升2.5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98%,同比提高3.13个百分点。全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就业人员257185人,城镇在岗职工25105人,同比下降2.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二、农 业 2006年全县农村经济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巩固和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02127万元,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44721万元,同比增长46.8%。林业增加值完成8065万元,同比下降11.4%。畜牧业增加值完成48968万元,同比下降13.2%。渔业总增加值完成101万元,同比下降3%。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32公顷,较上年增长1.1%。粮食总产量达174507吨,同比增长2.3%。经济作物生产稳定,油料面积243公顷,油料总产量达731吨,同比增长16.8%。农业设施日趋完善。年末机耕面积22667公顷,机播面积1133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24455千瓦,比上年下降2.6%;拖拉机拥有量1250台;农用运输车5650辆,农村用电量19454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47.6%。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程造林15.8万亩,完成林业建设投资883万元。完成补植造林16.2万亩,栽植苗木60余万株。全县共新栽植果树4.75万亩,全年果品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 畜牧业平稳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74864吨,同比增长7.5%,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44189吨,增长8.5%;禽蛋产量29846吨,下降0.5%。大牲畜存栏9.21万头,猪存栏31.85万头,羊存栏13.11万只。大牲畜出栏6.83万头,猪出栏57.26万头,羊出栏17.71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547001万元,同比增长18.9%。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8681万元,同比增长27.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8081万元,增长39.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600万元,增长3.9%。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9739万元,同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43222万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利润25276万元,增长50.6%。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72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937万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5484万元,同比增长42.6%,房地产开发投资24307万元,同比增长417.2%。农村个人投资13000万元,增长62.5%。 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施工项目达1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2个,500万以上项目65个,投产项目121个。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康达水泥项目设备安装已完成80%以上,大阪60万吨铁精粉精选、建龙55万吨铁选、华东和南丰各30万吨铁选、正桥矿业、柱宇3000吨五氧化二矾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正桥矿业二期扩能、博林彩印包装、肉鸡屠宰加工、绿丰脱水蔬菜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我县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交易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117.4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54724.7万元,同比增长13%;农村零售额86392.7万元,增长11.4%。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14541.4万元,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22178.3万元,增长11.3%;其它行业4397.7万元,增长15%。 六、对外经济 对内开放高速发展。全县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3.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市外资金7.1亿元,同比增长16.4%。累计引进人才490人,市外劳务输出17000人。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下滑明显。全年直接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全县实际利用外资330万美元,同比下降94.9%。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养护里程604公里。全县通村工程硬化路面达718.71公里,421个行政村有306个村通油路,通油率达到72.7%。全年客运量410万人次,货运量365万吨。全年引进县外资金4382万元。 邮电通信业继续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19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邮政1079万元,同比增长30.7%。电信5340万元,同比增长10.3%。全县通电话的行政村421个,ADSL业务4465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3532万元,同比增长36.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518万元,同比增长57.58%。全部财政支出完成58025万元,同比增长27.4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0.6%,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金融业运行基本平稳,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1323万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240882万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191150万元,同比增长4.5%。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14万元,赔付金额765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01万元,赔付金额600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13万元,赔付金额16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学校147所,其中:千人以上规模初中达8所。教师4387人,学生55626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次本科上线人数1395人,其中:一类本科人数85人。 16556名贫困生受到“两免一补”的资助,其中15759名享受“两免”(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及免学杂费)。5月和10月,先后选派20名优秀校长赴洋思中学集中学习,促进了洋思经验的内化与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