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承德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全年共谋划项目16个(5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引进资金224万元,其中市级以上政策性科技项目10个,立项8个,取得无偿支持资金44万元,招商项目6个,签约3个,引进资金180万元。巩固和发展科技型企业19家、技术贸易机构25家。培植发展高新技术型企业3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2家。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办了承德县有线电视台“科技天地”专题节目,建立了承德县科技传播中心。配合市地震局(台)完成县城北环路老牛河段水利工程项目的地震环境评估和知识产权培训等项工作。 十、文化、体育、广播和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在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结合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9次,演出33场,接待外地文艺团体演出10余场。元旦期间,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了全县迎新年文艺晚会。文艺作品连获佳奖。全年共有180多篇(件)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展演、发表获奖。50余件书法美术作品分别获“新星杯”国际华人书画家作品大展赛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奥会书画艺术大展优秀奖等重要奖项。文物管理措施得力、图书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征集各类文物850件,举办了全县文物展览。加强了对全县33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0处不可移动文物和4000多件馆藏文物的检查和保护,确保了文物的安全。图书馆新购图书1200册,从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争取图书4000余册,举办新书展2次,编印《信息简报》14期,提供科技信息65条,全年接待读者2.4万人次,借阅图书4.5万余册次。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主办、承办较大规模体育活动8次,各乡镇、社区、学校、县直各单位开展体育活动280余次。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分别在省市举办的体育比赛获奖牌28枚。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局稳步推进“村村通工程”。广播局与广通公司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完成了124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通过了省市验收。我县被评为国家级“村村通”工作先进县。年末,在市两台播发稿件627条,(其中电视台137条,电台490条),播发电视专题27期。电视专题片《高山情节》在全市电视节目研讨会上获二等奖;在“聚焦双滦”电视采访活动中,我县采制的专题片获二等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卫生系统有卫生机构31个,拥有床位758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97人。全县共有308944名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行政村覆盖率达到了100%,参合率达到74.4%,比2005年提升了9.1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城市建设和环保事业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76321人。其中男性为248815人,非农业人口70304人,农业人口406017人,总户数155128户,人口出生率为13.17‰,人口死亡率为6.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9‰。 城镇建设又有新发展。今年重点完成了县城主要街道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工作。县城“畅通工程”总投资329万元,现已完成铺装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供水282万吨,售水150万吨。栽植各类苗木1500株,各类花卉22.5万株,平整绿地8000多平方米。铺设安装供暖管线4153.6延长米,新增供暖面积11.3万平方米。 环保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314天,城镇空气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与2005年比,二级以上天数增加了4天。全县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91.8万吨,固体废弃物处理达100%。用水总量6724.2万吨,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81%,饮用水水质100%达标。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业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724元,同比增长12.2%。人均住房面积26.73平方米,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同比增长1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28元,同比增长6.3%。 在岗职工工资平稳增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8083万元,同比增长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1067元。同比增长10.3%。 社会保障体系渐趋完善。年末实现在外务工总量达79350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5102人,劳务输出当年增加农民现金收入4.7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133.5元。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103人,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2280人。失业保险发放率100%,失业保险新增扩面856人,基金征缴235万元。全年实现医疗保险扩面新增1630人,全县共有263个单位18833人参保,征缴医疗保险费1037.51万元。 社会福利业稳步推进。全年对城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1657户376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9万元,发放米、面2500公斤,油2000余桶,对161户466人发放分类施保金11万元。年内共下拨救灾款物88.56万元,下拨救灾面粉21万公斤,衣被500件套,下发危房修缮建筑材料款18.3万元。拨款6万元,为6000名五保户、特困难户交纳2006年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的资金。为84户城镇特困家庭发放医疗救助款8.9万元,为360户农村特困家庭发放医疗救助31.5万元,缓解了困难群体医疗难。 注:1、公报中涉及GDP、人均GDP、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涉及指标增速均为同口径增速。 3、公报中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中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