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承德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承德市承德县统计局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继续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富民”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个翻番,为“十一五”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初步测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012万元,增长20.4%;第二产业增加值156281万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90151万元,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比例由上年的26.5:45.4:28调整为27.8:45.8:26.4。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000元,达到7210元,增长16.6%。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9.89%,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16918万元,同比增长29.48 %;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696万元,同比增长8.19%;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2386万元,同比增长36.44%。全部财政总支出完成47427万元,同比增长45.4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5512万元,同比增长47.44%;基金预算支出1915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县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县就业人员25.8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8787人,比上年末增加1144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二、农业

全县认真贯彻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7329公项,粮食总产量170516吨,比去年增长9.1%,蔬菜播种面积6458公顷,蔬菜总产量191958吨,增长44%。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95012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农业增加值29334万元,增长6.6%;林业增加值7577万元,增长25.1%;畜牧业产值57795万元,增长29.5%;渔业增加值101万元,下降5.2%。林业生产运行平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33公项,退耕造林面积4333公项。当年零星四旁植树107万株,育苗面积313公顷,其中当年新育苗面积273公顷,当年林木采伐量(村及村以下)22714立方米,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68348公顷。 畜牧业发展迅速。当年肉类总产量69637吨,比上年增长21.4% ,禽蛋产量30011吨,比上年增长7.3%。大牲畜出栏6.65万头,猪出栏54.45万头,羊出栏17.22万只,家禽出栏1140.6万只。当年大牲畜存栏9.55万头,猪存栏33.47万头,羊存栏13.09万只,家禽存栏348万只。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30655千瓦,比上年增长9.9%,农用拖拉机125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392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71公顷,农村用电量37166万千瓦小时,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1831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39502万元,同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1202万元,增长13.2%。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829万元,同比下降51.4%,集体企业增加值329万元,同比增长2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991万元,同比下降6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88.41% 。经济效益下滑。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9353万元,同比下降1.9%,实现利税31379万元,同比下降27.7%,实现利润16250万元,同比下降34.8%。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6779万元,同比增长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9124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8277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74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203万元,增长43.7%;房地产开发投资4700万元,下降33.3%。农村非农户投资28545万元,增长13.9%;农村个人投资8000万元,下降27.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县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2个;康达(承德)水泥项目;承德大华62万吨高档纸项目。列入市“百项工程”项目7个,高时集团石材开发项目;建龙矿业公司铁选扩能项目;承德绿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深加工项目;污水处理厂项目;承德华东矿业有限公司30万吨铁精粉项目及康达水泥、大华造纸项目。并筛选了5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作为县级重点项目。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充满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6000.2万元,增长10.7%。其中,县的零售额33783.1万元,增长4%,县以下零售额92217.1万元,增长13.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6598.2万元,增长9.8%;餐饮业零售额17192万元,增长16.8%;其他零售额2210万元,增长5.7%。全县实现市场成交额62155万元,同比增长4.7%。

六、对外经济

对内开放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县引进县外资金6.8亿元,增长37.4%。其中引进市外资金6.12亿元,增长34.5%;引进无偿及项目资金6.3亿元。引进国内经济技术协作项目85个;引进人才430人;市外劳务输出17319人。对外开放呈下降趋势。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下降20.6%;新建三资企业3家;外贸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下降55.5%。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县共有营运货车1068台,营运客车208台,出租车244台,其它车辆2071台,水运渡口7个。全县有25个乡镇228个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通乡油路覆盖率达100%。邮政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25万元,同比增长9%。网通公司业务总量4841万元,同比增长24.4%,已通电话的行政村418个,小灵通14080部,ADSL业务3081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状况平稳。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3128万元,同比增加50087万元,其中国家银行165750万元,同比增加33957万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182858万元,同比减少3933万元,其中国家银行109749万元,同比减少13622万元。 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达1044万元,赔付金额1093.6万元。人保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达230万元,赔付金额220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督导实施科技项目11项,谋划科技项目8项,巩固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21家,全县巩固发展技术贸易机构40家,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875万元。组织指导农口部门及乡镇推广农业适用技术28项,培训农民技术骨干4500人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复检达标;河北技术市场网站建设,实现了省市县3级联网。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学校258所,在校生60310人,其中:小学29232人;初中19092人;高中9725人。全县教职工总数4477人,其中专任教师3936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高考一次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21人,一次上线人数八县排名第二名。